26日,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發消息稱張雲雷「流氓語言,更觸碰了倫常底線」,要求向本派名角兒李世濟、張火丁公開道歉,並表態「我們不歡迎張雲雷在今後的演出中學唱京劇程派唱段」、「不論是為了表現相聲的『說學逗唱』功夫,還是為了傳播程派藝術,本會均表示理解。但是,以為如此便可以把程派藝術家作為噱頭調侃,我們不得不奉勸張雲雷:請和程派藝術保持安全距離。」
不想沾你的光,你也別禍禍我們。
應當說這個聲明水平是可以的,只是提出「希望」,你要硬唱那也沒辦法,誰也沒權力強制別人不許唱。
如你所想,立刻有「二奶奶」開罵:「一個破協會憑什麼要求二爺公開道歉?這個協會是有問過張火丁老師的態度後,代為發布的嗎?張火丁老師還在大學裡從事戲曲相關教學,媒體想採訪她本人的態度應該不難吧?破協會別瞎湊熱鬧了。永遠支持二爺張雲雷。」
很快有明理的出來表態:「你個假粉絲拜託不要在這亂帶節奏。張雲雷不需要你這樣支持謝謝!」可惜這樣的聲音少之又少。
「張火丁沒說話,你一破協會想幹啥!」
蠢到什麼程度,才能這麼叫板?這是逼著張火丁出面啊。然後接著再逼李世濟家人出面?這不是一幫神經病嗎?
你們認為這個世界就能由著你們任意胡為?你們不知道有個詞叫「監管」嗎?你們沒聽過「道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嗎?
你走路上被車撞了,撞你的要跑,路人都該袖手旁觀?幫著抓住他不該是常規嗎?這不是什麼「正義感」,這是最基本的人性。
再問你們一句:你們見過那麼多玩「吃播」的,你見過有「拉播」嗎?
張雲雷、楊九郎滿嘴噴糞,公開侮辱過世的老人,公開調戲跟他媽一年紀的演員,這就是相聲舞台上最赤裸裸的「拉播」。你們這些不知道香臭的貨還狂喊「拉得好」,不是作死是什麼?
還有一批開扒以往程派研究會跟張雲雷的合作:看看你們那時候的嘴臉?
不太懂他們是想幹什麼,以前合作,現在人覺得你髒,不帶你玩了,這個有啥問題?
事發至今,德雲社和張雲雷一字未吐,這個公關策略是對的。不過現在程派研究會開始譴責了,再不說話恐怕過不去。
「二奶奶」們也沒傻到家,都只說張火丁,避談李世濟,因為相比張雲雷的「給張火丁搓澡」,楊九郎那句「李世濟都死了多少年了,是不是你們一塊玩,讓你玩死了」更是一點人味兒都沒有了。
而且,沒有任何可洗的餘地,這種不是人的玩意兒,該拿糞坑裡漚三天的拖鞋把嘴抽爛。《人民日報》說得很對:「跟道德底線過不去,跟前輩過不去,跟公序良俗過不去,最後實際上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監管部門不會坐視不管。」
等著看「二奶奶」們把李世濟老師的後人們逼出來,拭目以待。
還有一幫貨譏諷戲曲的不景氣,叫囂什麼「不是張雲雷,誰聽說過張火丁、李世濟,這是宣傳了京劇」。
有陰陽怪氣的:「張雲雷也有病,你說人家大藝術家幹什麼呀?有幾個認識的?你說你謙大媽,你大爺會告你嗎?惹來一身騷,還提高別人的知名度,你說你是不是傻?」
你是宮裡出來的麼?這是掐著蘭花指呢吧?
…
還有跟小白兔似的眨著雙純潔的大眼睛發問的:「作為一個小粉絲,我開始聽各種傳統曲藝,全是因為張雲雷,現在你跟我說他不尊重京劇大師,那我就想問一下,一個人如果不尊重大師,為何又在學唱之前多次強調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呢?連我都能分清台上台下,媒體怎麼就分不清呢?
為啥?因為媒體沒有你這樣的「二奶奶」這麼「二」啊。
「因為張雲雷,我們才聽戲」,這話聽著跟「因為郭德綱,我們才聽相聲」似乎一樣,其實是兩碼事。
相聲有段時間似乎沒落了,但它實際上以「脫口秀」、「情景喜劇」甚至是「小品」等新興形式廣泛存在著。
很多年青人都不知道,「小品」等作為一種娛樂品類出現,跟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都不過二三十年時間,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面》可以說是第一個廣受好評的「小品」。
「情景喜劇」這個名稱沒出現前,葛優的《編輯部的故事》、梁左的《我愛我家》等主要靠幾個人耍嘴皮子而非戲劇性場景的劇,你把它視為「相聲劇」也無不可,或者視為廣義的「化妝相聲」。
憑藉著紮實的搞笑功底,馮鞏等大量的相聲演員活躍在小品圈,出現在「情景喜劇」里。是郭德綱讓相聲重新以「相聲」的形式得到大眾的喜愛,並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而戲劇的沒落跟相聲是兩回事。作為曾經的傳統國粹,在沒有影視沒有網絡的年代,戲曲是紅極一時,最受國人歡迎追捧的娛樂活動。很簡單,在娛樂形式極其匱乏的年代,這個最熱鬧最花哨。
影視的出現,讓戲劇的優勢蕩然無存,而且任誰再如何努力,這門藝術形式也不可能再回復曾經的輝煌。
很多年前,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說得很好:「唐詩衰敗時,當時的人一定也經歷過類似我們現在的心態,但是緊接著宋詞崛起了。宋詞的崛起並非唐詩簡單的重複,而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在宋代喊叫振興唐詩。」對傳統的堅持似乎總能拔到守望精神的高度,事實未必如此,我們還是來看白燕升的一段話:「戲曲的『生態環境』的確不如人意,有個誤區:『堅守的』似乎讓人尊重,『離開的』好像是對戲曲的叛逆。其實不然,『堅守的』有不少是無路可走的多餘人,『離開的』恰恰有一些是更愛戲的無奈之舉,而非無能不忠之輩。」
白燕升的兩段話都出自他的新書《冷門裡,有戲》,書寫得不錯,奈何是位戲曲節目主持人,冷門!想受關注,沒戲!如今的娛樂熱點基本就是看熱門人物吵嘴、出事。
白燕升的話說得很客觀,對於戲曲行的演員也很不好聽,但這是事實。
這行當內的都是這種狀況,張雲雷的粉絲「二奶奶」們就別上趕著給張雲雷貼金了,你們聽不聽戲,無所謂。傳統文化的承傳,是精神,從來都不是形式。「在宋代喊叫振興唐詩」,那不叫「偉大」。
這更不是張雲雷、楊九郎侮辱李世濟、張火丁的擋箭牌。
可以說京劇永遠不可能像今天的相聲一樣再成為熱門,但京劇程派研究會的聲明沒有問題,張雲雷和楊九郎的可恥無關藝術、無關知名度,是踐踏了幾千年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再幾千年也不會變的基本人倫。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CTLu24BMH2_cNUg0a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