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日前聯合印發《天津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管理辦法》,對列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名單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 超過5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推動我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聚焦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更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辦法所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經市工信局培育的,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 益優的中小企業。近年來,我市許多中小企業以智能製造為轉型升級的路徑手段,積極走「專精特新」之路,成為一個個行業「隱形冠軍」。截至2018年,我市 已累計認定700餘個「專精特新」產品(技術),投入2億餘元財政資金扶持了600餘個「專精特新」產品,特別是2018年,當年認定了天津海之星水下機 器人有限公司的「模塊化智能水下探測機器人」等216個「專精特新」產品,撥付8000餘萬元獎勵資金。同年,瑞普(天津)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天津同仁堂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凱諾實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入選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為我市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升級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此次 管理辦法規定,我市將從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專門拿出真金白銀,對列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名單的企業在同一評審年度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 萬元一次性獎勵。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 主導產品應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於製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製造強國戰略明確 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屬於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或屬於國家和我市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
同時還需要滿足以下專項指標: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不少於1000萬元,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含)以上,申報當期企業資產負 債率不高於70%。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及以上,其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的7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 或我市名列前茅。有完整的精細化管理方案,擁有自主品牌,企業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國內或我市先進水平,或是產品通過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認證(國際 標準協會行業認證),建立起規範化的顧客滿意度評測機制或產品追溯體系,並滿足以下條件中的4項: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3%;從事研 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至少獲得1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3項及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或軟 件著作權,企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產品具有執行標準,並通過取得國家或省級資質認定的檢測機構、國際標 准檢測組織在中國授權的檢測機構的檢測,產品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近2年企業主持或者參與制(修)訂至少1項相關業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企 業設立研發機構,具備完成技術創新任務所必備的技術開發儀器設備條件或環境(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 等)。
市工信局該負責人稱,天津市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是要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在申請或複評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近3年發生過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有偷漏稅和其他違法違規、失信行為的,不得被推薦與參評。(天津日報記者 吳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