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NP獲得計算方式,以及一些NP常用名詞解釋

2019-09-23   秋田咕噠

寶具是FGO的一個大特色,不僅能夠展示英靈的自我風采,在遊戲中也是戰鬥的重要因素,戰鬥中想要發動條件需要另一個因素,則是NP值,即寶具值,從者的NP條達到100%或以上即可發動寶具。

關於NP的獲取有幾種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從者技能寶具直接充能、通過攻擊敵人獲得、被敵人攻擊獲得以及禮裝獲得等。

其他的獲得方式都比較好解釋,而通過攻擊獲得的NP就比較複雜了,想要了解一名從者的NP獲得,需要進行一些較為複雜的計算,emmmmm當然自己直接拿從者打一下就知道能打多少NP了,但是每位從者打出來的NP數值都不一樣,大家或許有興趣知道NP獲得都是怎樣計算的,或者了解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攻擊敵人比較容易獲得NP,本期就為大家說一下這個話題。

NP獲得公式(每HIT):NP率 * (指令卡補正 * (1 ± 指令卡性能BUFF ∓ 指令卡耐性) + 首位加成) * 敵補正 * (1 ± NP獲得量BUFF) * 暴擊補正 * Overkill補正

可以看到涉及的因素非常多,雖然不一定都要我們去計算這些東西,但是在這裡秋田君也說一下關於公式中一些名詞的釋義。

NP率:每位從者都有自己的NP獲得率,這個數值的高低也和很多因素有關,NP率=職階基礎值*藍卡數補正*魔力補正/藍卡Hit數

這裡涉及的幾個名詞「職階基礎值」、「藍卡補正」和「魔力補正」的數值如下(以下皆為百分比數值)。

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從者的NP率憑藍卡的職階、藍卡數量和藍卡hits數來調整,而一般情況下,藍卡數量越少,藍卡hit數越底,能夠獲得的NP就會更高一些,而藍卡數量多且hit數高的,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平庸,當然這也不能作為鐵律來看,具體還是得經過計算的。

指令卡補正:不同顏色的指令卡在NP獲得上面也有一定的補正,下表為補正數據,分別是四種顏色的指令卡在各個排序上的補正情況。

可以看到紅卡是沒有任何NP獲取的,藍卡的NP效率最好,綠卡次之,當然不用看錶大家也能通過實操來發現這個結論。

指令卡性能buff:即魔放類buff,一般情況下紅魔放不提供NP效率提升效果,但是綠魔放和藍魔放是對NP效率有一定提升的。

部分從者會持有【騎乘】、【陣地建造】等常駐魔放類職階技能,在計算的時候也需要考慮的。

指令卡耐性:這個效果在這裡是對於敵人而言的,敵人如果有對指令卡有耐性的話,攻擊的效果也會下降的。

首位加成:即指令卡的「染色」效果,如果把藍卡放在首位的話,會有1倍的NP效率加成,綠卡和紅卡首位沒有加成,這也是為什麼放首藍的話紅卡也能打出NP的原因。

敵方補正:敵人的職階也會影響我方從者的NP獲取,下面是各個職階敵人的補正情況。

這裡分為兩種類型,第二種類型只在少數情況下出現,比如龍牙兵、殭屍、鬼魂等敵人就屬於第二種,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第一類補正。

無論如何,術階的補正是最高的,騎階次之,而狂階和殺階的補正就比較低,職階補正是當前連發環境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會發現打騎階術階的時候,連發打手非常容易就能連發,但是打狂階的時候,很容易缺NP,就是因為補正的原因,所以在打狂階敵人的時候,最好帶上NP效率比較高的從者。

NP獲得量提升:這個相信不用秋田君多做解釋了,就是我們常說的NP率buff,黃金律之類的。

暴擊補正:暴擊情況下NP獲取的效率也會變高,會變成2,需要注意的是,EX卡不會暴擊。

overkill補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鞭屍」,敵人死亡後繼續進行的攻擊,NP率會變成1.5,在開啟敵人多血條機制之後,多了一個Overgauge效果,這個效果和overkill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擊破一管血條之後超出的攻擊,依然可以算作鞭屍攻擊。

鞭屍的作用在現今的連發環境也非常重要,大家都想提升連發從者的寶具等級以及增加更多buff的原因,就是想儘可能在第一hit就擊殺敵人,好使後面的hit攻擊能夠達成鞭屍效果,獲得更多NP。

下面再說一說受擊時候的NP獲得情況,公式為:受擊NP率 * 敵補正 * (1 ± NP獲得量BUFF) * (1 ± 受擊NP獲得量BUFF) * Overkill補正

這裡面的受擊NP率一般職階為3,狂階和復仇者等是5,部分從者的技能也會有受擊NP率提升的技能,比如仇階的職階技能【復仇者】。

以上就是NP獲得的計算方式,以及所有相關名詞的解釋,這裡沒有和上次介紹指令卡傷害一樣來排倍率是因為NP的計算方式及其複雜,並且因從者而異,所以怎麼樣搭配才能獲得更高的NP值,得看從者自身的NP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