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校園不再有「陳念」和「魏萊」

2019-11-08   中國家庭報

影片《少年的你》熱映,把校園欺凌這個話題再次推向公眾面前。

影片中,胡小蝶時常遭受以魏萊為首的3名同學毆打、捉弄、侮辱,但沒有人站出來幫她。胡小蝶曾問陳念「為什麼你們都不站出來」,之後便從教室外的陽台跳了下去。

影片中關於校園欺凌的成因及暴力實施者的心理問題,沒有詳細描述。

但影片中也有一些側面交代,例如「大反派」魏萊對陳念說:「我不能再復讀了,因為復讀,我爸爸已經很長時間不跟我講話了。」「我如果考不上好大學,不知道爸爸會對我怎樣。」

當陳念被魏萊欺負報警後,魏萊媽媽選擇了維護自己的孩子,說「孩子小,不懂事」,而不是真心認錯和悔改,一心只想用錢了事。

《少年的你》 魏萊(周也 飾)

飾演魏萊這一角色的演員周也曾發布微博表示,「魏萊缺少父母真心的關愛,她不敢不成為家長心中的完美小孩,甚至是在取悅他們。魏萊孤獨、矛盾、沒有安全感,只能通過極端錯誤的方式加害到別人身上,從而找到所謂的『存在感』。」

長相好、家境好、學習好的「魏萊們」為什麼會成為施暴者?

宋文娟

天津市大港第三中學 心理輔導教師

極端強勢家長易教出愛用暴力的孩子。

這類家長,在家裡「專制」,對孩子的要求是「你就得聽我的」,屬於帶有欺負性質的管教;在外面「好鬥」,當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發生矛盾時,他們不管對錯,非得占上風,「這些做法都無意識地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


離開電影的世界

現實中的校園欺凌遠遠不止肢體暴力


「玩笑」

「侮辱性綽號」

「網絡暴力」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年5月發布的數據

2018年以來

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

校園欺凌犯罪

嫌疑人3407人

起訴5750人

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電影中,胡小蝶在學校長期受到魏萊等人的欺負侮辱,最終選擇跳樓自殺,屬於情節嚴重的情形。)

根據《刑法》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構成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若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情形,也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出建立校園欺凌防控制度等舉措。

對教職員工、學生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培訓和教育;配合有關部門,根據欺凌行為性質和嚴重程度,依法對實施欺凌行為的未成年學生予以教育、矯治或者處罰。

一系列措施明確了學校和家庭等各方的責任,讓處理校園欺凌案件有法可依,將為防治校園欺凌注入新動力。

路上總會有陰影,抬頭就會看到星光。

——《少年的你》

願他們永遠滿臉笑容
願校園再無「陳念」和「魏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