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直播預告 | 段煉:學術旅行 — 從旅行寫作到跨類寫作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1

2020-10-10     elvita威生活便簽

原標題:10.11 直播預告 | 段煉:學術旅行 — 從旅行寫作到跨類寫作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1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有鑒於此,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特別打造的線上藝術專欄 —— 有名堂 應運而生,近期專欄以《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為主題組織一系列講座,並特邀在符號學與當代藝術方面有獨到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策劃委員會。講座計劃每兩周推出一期,每期邀請一位主講嘉賓和兩到三位討論嘉賓在線直播。

伺服器藝術|有名堂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系列線上講座 NO.11

學術旅行——從旅行寫作到跨類寫作

主講嘉賓:段煉

直播時間:10月11日(周日) 20:30-23:30

出品 伺服器藝術

段煉

學術旅行是文化界學術界近年出現的新概念,源於新世紀之初的文明國度,催生了跨類寫作的新模式。

作為一種寫作現象,學術旅行與旅行寫作相關,作為學術實踐,則與跨界寫作相關。

就學術寫作與文學寫作的關係而言,學術旅行的直接產品是跨類文本,延伸產品則是關於當代寫作的新思維,故有「跨類寫作」的新模式。

即將於10月11日舉辦的第11期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 線上講座,我們邀請到藝術史論學者段煉作為主講嘉賓,以《 學術旅行——從旅行寫作到跨類寫作 》為題做主題分享,並邀請了當代藝術批評家、獨立策展人顧振清作家、出版策劃人明博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易丹藝術理論家、獨立策展人藏策作為討論嘉賓顧振清還將同時擔任主持人與四位嘉賓展開對話。

主講嘉賓

段煉

四川成都人,文學博士、美術教育學博士。80年代後期任教於四川大學中文系,90年代留學加拿大,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校,現任教於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負責中文項目,主講中國文學與視覺文化,從事藝術史論和比較文學研究,在國內外主流學術期刊發表諸多學術論文,出版專著、文集、譯著17部。

目前寫作英文版藝術史三部曲,其中第一部《符號學藝術史:重新闡釋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於2019年在英國出版。近年出版的主要中文著述有《讀畫之道》(2020)、《視覺文化:藝術史與當代藝術的符號學研究》(2018)、《繪畫中的符號敘述》(2017)、《視覺的曖昧》(2016)、《視覺藝術與視覺文化符號學》(2015)等。

主持嘉賓

顧振清

1987年畢業於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總策展人及副館長,2004兼任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藝術總監,2005年兼任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系客座助理教授。2006-2007年任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執行館長;2007-2008年兼任《視覺生產》雜誌主編、2008年受聘為第五屆台新藝術獎決審評委、天津美術學院客座教授;2009-2011年任北京白盒子藝術館藝術總監;2009-2016年任北京荔空間藝術總監;2014-2016年任西安賈平凹文化藝術館學術館長;2017-2018年任廈門MORE ART藝術館學術館長;2018年至今任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副教授;現以獨立策展人身份工作、生活於中國北京。

討論嘉賓

馬明博

作家,出版策劃人,禪學研究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近年來致力於以文字弘揚佛教文化,與有緣人分享法喜、禪悅。

作品有「中國佛教名山參訪記」系列:《願力的奇蹟》《觀音的秘密》《因為你,我在這裡》《世界因你而歡喜》;「生活禪」系列:《天下趙州生活禪》《一日沙門》《禪遇》《修得一顆柔軟心》《禪的滋味》等。

易丹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研究領域: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外國文學和美國文學研究、現代西方文藝思潮、電影與戲劇理論、電視劇創作等。有多種論著、論文出版。

自1996年起,在丹麥奧爾堡大學,德國波恩大學,義大利歐洲大學研究院,比利時根特大學、魯汶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任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員。

藏策

藝術理論家、獨立策展人,呼吸公社社長。在以符號學方法研究當代藝術理論方面頗多建樹,創建「超隱喻理論」與「元影像理論」,在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任第26屆國展評委、北京國際攝影周學術委員會委員及國內多個大型影展的評委、學委等職。著有《超隱喻與話語流變》、《元影像理論與元語言研究》等著述,以及學術論文、理論批評、散文隨筆等百餘篇。策展「山水與風景的對話」、「文獻之上」等大型影像藝術展,從事文學與視覺藝術兩個領域的「元理論」研究,獲國家級最高個人成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理論獎)、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最高學院獎」及「飛馬杯優秀策展人」榮譽稱號等。

本次系列講座邀請到符號學研究的泰斗級人物 趙毅衡,以及段煉、顧振清、Claus Mewes、藏策、趙奎英組成「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的策劃委員會。

策劃委員會 (按姓氏拼音排列)

段煉

藝術史論學者、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教授

顧振清

伺服器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藝術總監,當代藝術批評家、獨立策展人

Claus Mewes

德國前漢堡美術館館長

藏策

呼吸公社社長,藝術理論家、獨立策展人

趙奎英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毅衡

四川大學符號學-敘述學教授,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所長

【支持機構】

(按拼音排序)

德國漢堡品牌應用科學大學

(Brand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Germany)

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藍馬國際藝術研究中心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符號學與傳播學研究中心

四川美院當代藝術研究所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移動媒體藝術系

錫純基金會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

【特別支持】

(按拼音排序)

Ta在、一刻talks、藝術頭條、中藝影像

【支持媒體】

(按拼音排序)

ArtBanana、ArtZone、Dominoart、elvita威的生活便簽、今日ART、人民藝術art、文藝星球、藝術中國

報名觀看直播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往期內容回放

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以服務人類的智慧與知識生產為宗旨,匯聚藝術與科學、哲學人文各學科領域的精英人脈,打造一個理性思想與感性經驗交互碰撞、溝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間,以此探討並追究藝術、科學、哲學對於人類存在的意義。 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將承載一個跨學科、多媒體的交流平台「 呼吸公社 」,定期舉辦跨領域的學術對話、講座、論壇,以閉門與公開、線上與線下等各種交流傳播形式,不斷拓展並突破現代社會的知識視界和思想疆域。

同時伺服器藝術基金會(籌)立足於藝術的當代性、國際性和原創性,致力於探究全球語境下當代藝術的精神內涵和價值取向,並以收藏、研究優秀當代藝術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在人類知識基因、文化根性和歷史文脈上的不斷建構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yC8EXUBd8y1i3sJ-0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