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重組新規,有望改變A股格局麼(1)

2019-10-19     a股工兵營

文/A股工兵營 壹曲財經

10月18日, 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新規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重組新規重磅來襲,有望改變A股格局麼?

尤其是與科創板的巧妙而有效的聯動,

這種四兩撥千斤的發力,很可能放大槓桿的示範效應。

這個周末很多投資者將不再淡定,

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重點,市場解讀也來了——

重點一:擬取消認定標準中的「凈利潤」指標

解讀:取消凈利潤指標,資產體量較大但盈利能力較差的公司進行較大體量的併購重組將不再構成重組上市(借殼),有利於公司通過併購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重點二:「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期間縮至36個月

2016年證監會修改《重組辦法》時,將按「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是否構成重組上市的期間從「無限期」縮減至60個月。考慮到累計期過長不利於引導收購人及其關聯人控制公司後加快注入優質資產,本次修改統籌市場需求與證監會抑制「炒殼」、遏制監管套利的一貫要求,將累計期限減至36個月。

解讀:本次修訂將計算期間縮短至36個月,意味著在控制權變更的3年之後再注入新實控人資產不再構成重組上市,近5年內發生過控制權轉讓的殼公司將受益。相當於從時間維度對重大資產重組認定觸發的難度增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企業併購重組。

重點三:推進創業板重組上市改革

解讀:部分放開創業板併購重組限制有利於提升創業板公司質量,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重組上市,可與科創板形成良好的競合關係,助力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

重點四: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

解讀:此次修訂恢復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一定程度上將提升資產方通過重組上市的積極性。恢復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亦是再融資政策優化的一部分,整體再融資市場也有望回暖。不允許配套融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重組積極性。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在為上市公司換血的同時改善企業現金流、為企業正常經營活動融資。特別對於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有重要意義。

重點五:加強重組業績承諾監管

針對重組承諾履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加強監管,在《重組辦法》第五十九條增加一款,明確: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對方作出業績補償承諾的,應當嚴格履行補償義務。超期未履行或違反業績補償承諾的,可以對其採取相應監管措施,從監管談話直至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re44m0BMH2_cNUgpG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