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山搜尋失聯「驢友」,山陡路滑,他一腳踩空了……

2020-01-09     淳安發布

淳安縣連續十四年獲評省級平安縣榮譽,這一份榮譽離不開淳安公安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廣大公安幹警的忠誠履職和艱辛付出。為傳遞感動人心的力量,特推出《淳安警察的初心故事》,讓部分一線公安幹警走進大家的視野,了解他們為民服務的初心,看看他們普通卻又不凡的故事。

警察檔案:

余豪俊,29歲,2016年參加工作,威坪派出所民警,負責轄區王阜片基礎工作。參加工作以來,先後獲得個人嘉獎、全省千名好民警等榮譽。

選擇做警察,就是要盡本分

社區民警余豪俊的一天從所里開始、在所里結束,直到周末休假才能回家休息。「我孩子剛出生還沒滿月,因為黃疸問題,我老婆剛剛還打了個電話過來。」忙工作就顧不上照顧老婆孩子,每天只能利用休息間隙和家人聊聊天,這是余豪俊工作中的常態。

「心裡肯定是捨不得,但既然選擇了警察職業,肯定就要把時間讓給工作,往最低限度講就是要盡本分,當警察的都需要家裡人多理解支持。」一番簡單交流得知,記者採訪余豪俊的當天,他正好在所里坐堂值班,也就是一天24小時都得在派出所的值班室度過。

「還真不知道說些啥,我做的事沒啥特別,就是咱們基層公安民警都在做的事情。」眼前的余豪俊怎麼看也不像個90後的年輕人,參加工作4年不到的他,頭上已摻雜了不少白髮,加上長期不規律的工作生活,紅血絲、黑眼圈、過勞肥,余豪俊戲稱這是警察「標配」。

深夜上山,搜尋失聯「驢友」

「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的春節,那是我參加工作之後在單位過的第一個年,記得應該是正月初七晚上9點左右,我們接到了警情出警——有兩位登金紫尖的『驢友』失聯……」一參加工作,余豪俊就被分配在全縣最偏遠的王阜鄉負責基礎工作,只是他沒想到,第一個春節班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手電筒、對講機、醫療箱、救生擔架......一番緊張準備,余豪俊便和救援隊伍一起出發,連夜攀登坐落在轄區內的金紫尖,尋找兩位失聯的「驢友」。「冬天天黑得快,氣溫低還下著雨,『驢友』和自己的隊伍走散,尋著林間小路下山便迷路了,我們連夜搜尋,發現他們時已是凌晨2點。」余豪俊回憶,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其中一位驢友因摔倒造成骨折,大家只能用擔架把受傷「驢友」抬下山。

「那次出警對我來說印象太深了,大半夜的,黑燈瞎火、山陡路滑,大家都看不清行走的山路,我自己帶的兩支手電筒後來全部電量耗盡,結果在搜尋過程中一不小心就踩空了,掉進水潭裡,全身濕透,大冬天的說身上不冷、心裡不怕,那是假話。」余豪俊笑著說,當時找到「驢友」後第一想法就是想儘快將傷者安全送下山,但大家都沒有攀爬救援的經驗,對金紫尖的地形條件也不是十分清楚,在近乎原始森林的崇山密林里行走十分困難。

「現在想想還是挺佩服自己的,當時就是憑著一股氣……」當余豪俊和同事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成功將受傷的「驢友」安全送下山並抬上救護車時,已是第二天中午,饑寒交迫的余豪俊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回所里換掉一身濕透的衣服。

「本來初八我是休假回家了,因為上山救『驢友』,手機也掉進水裡壞了,家人一晚上都聯繫不上我,可把他們急壞了,最後還是通過同事的手機給家裡報了平安。」說起自己的家人,余豪俊難得流露出落寞的神情,和眾多民警一樣,他心裡始終是覺得愧疚和虧欠。「民警身上的責任不輕,我們自己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工作辛苦歸辛苦,但只要老百姓的事情解決得好,自己走進村子裡都覺得有底氣,這樣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是別的幸福給不了的。」

採訪余豪俊,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樸實與樂觀,他總說自己做的是一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但從他身上記者仿佛能看到,在陸域面積達4400餘平方千米的淳安大地上,一個個基層民警和他一樣紮根在廣大群眾身邊,始終在用腳步丈量平安,用堅守譜寫忠誠,用一件件小事疊加出社會的大溫暖。

來源:縣公安局

圖文:唐家凱 徐麗仙 汪校函

編輯:蔡君楠

共建特別生態區 共享康美千島湖

奮力開創具有淳安特點的縣域發展新路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oG6iG8BMH2_cNUgxS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