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脾虛到什麼程度了?這幾個小動作一試便知

2019-11-06   大國醫說

一個動作就能發現一些身體的異常,到底是什麼動作呢?

首先用一隻手背放在腦門上,感受一下正常體溫;然後同一隻手背順到鼻尖上,再感受一下溫度。腦門和鼻尖的溫度是否一樣呢?如果鼻尖的溫度比腦門稍低,說明可能存在脾陽虛。為什麼能夠通過鼻尖溫度判斷是脾陽虛呢?這就要根據脾的屬性而言了,在中醫五行中,脾主中央,鼻為面王,足陽明胃之經脈起於鼻之交頞中,循鼻外。脾陽虛損,陰寒內盛,經脈陽氣不充,就會鼻尖發涼。除了摸鼻尖之外,很多時候還要看口唇的顏色。因為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足陽明胃經之脈環口唇,故望口唇,可診脾胃的病變。

看唇色時不要塗口紅。唇色紅潤:為正常。說明胃氣充足,氣血調勻。

1、唇色淡白:為血虧,血不上榮,故毫無血色。

2、唇色淡紅:為虛為寒,多屬血虛或氣血雙虛,或體弱之人。

3、唇色深紅:為實熱。深紅而干,是熱盛傷津。

4、唇色青黑:淡紅而黑是寒甚;唇口青黑是冷極;口唇色青是氣滯血瘀。

除了口唇顏色能看出脾虛外,成人流口水也是脾虛的表現。中醫的五臟對應五液:淚為肝之液,涕為肺之液,汗為心之液,唾為腎之液,涎為脾之液。如果身體的液體 出現異常,就可能預示著五臟出問題了。比如有些人經常會迎風流淚就是肝的問題;很多老年人到了冬天就流清鼻涕不止,意味著肺氣虛;很多人動不動就會大汗淋 漓,就是心的氣血虛了。如果一個人經常流口水,就是脾虛了。

成人睡覺流口水與脾胃虛弱有關。中醫認為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成年人睡覺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脾虛不能有效控制口的開合,所造成的,即俗稱的脾胃虛弱。當脾虛運化失常時,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肌肉彈力不足,容易鬆弛,因此睡著後,會張開口,形成口水外流。

老年人口水多,也多是因為脾腎器官老化導致津液不能正常運轉而出現的。生活中很多老人會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大家往往會認為是衰老的一種表現,不太在意,其實這很可能是疾病的徵兆。老年人流口水都有可能是什麼疾病的先兆?

1、老人戴假牙時,出現口腔炎、咽炎、舌炎、齒齦炎等疾病時;

2、中風及其他腦血管疾病之後,也會導致口水過多的現象。

3、老人睡覺時流口水,多是睡覺姿勢不當引起的,但若長期如此,則可能是口腔不衛生、牙齒畸形、神經調節發生障礙等引起的。

流口水是屬於脾虛的水谷運化不好導致的,還有一種人體常出現的與水有關的病症,就是水腫。水腫跟脾虛也有關係。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 用。人體所攝入的水液需經過脾的吸收和轉化以布散全身而發揮滋養、濡潤作用;同時,脾又把各組織器官利用後的多餘水液,及時地轉輸給肺和腎,通過肺和腎的 氣化,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實際上就是指脾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的推動和調節作用。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曾說「水腫乃肺、脾、腎相關之病,其主在腎,其制在脾。」脾虛則水無所制,泛溢全身,造成四肢顏面水腫,所以脾虛可以導致全身各部位水腫,但以四肢皮膚水腫為主。以前遇到水腫都知道是腎不好,其實需從脾治。

打嗝人人都出現過,但是打嗝沒完沒了就成噩夢了,也是給我們一個信號,說明我們的胃可能出現了問題,而且打嗝有長有短,聲音各不相同,什麼樣的打嗝該引起重視呢?

第一種是嗝聲沉緩有力。這種打嗝的聲音通常預示著胃有寒。吃點熱的東西會舒服一些,吃涼的會更難受,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白潤。

第二種打嗝的聲音是呃聲洪亮有力,這種打嗝的聲音通常預示著胃有熱。

胃熱的臨床表現:呃聲洪亮有力,沖逆而出.同時伴有口臭,心煩,口乾口渴,想吃涼的,脘腹滿悶,便秘,尿黃,舌苔黃燥,這是熱積胃腸,腑氣不暢,胃火上沖導致的。

第三種打嗝是呃逆連聲,也就是不停地打短嗝,屬於氣機郁滯證,抑鬱惱怒則發作,情志轉舒則稍緩。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