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元的車票,多花150元才能搶到?!「加速包」真能搶到票嗎?

2020-01-01     中國鄉村之聲


隨著春運開啟,我們的微信里經常收到好友發來的各種「求加速」的搶票連結,因為車票難買,不少人都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各種搶票軟體上,但實際效果如何,消費者真能搶到票嗎?


搶票軟體成功率低 隱性消費增加

老家在哈爾濱的隨洋在北京生活了15年,每年春節、十一等節假日期間,搶票都是她回家必不可少的步驟。十五年來,她見證了搶票軟體從四五種增加到四五十種,而她每年也要選擇四五種軟體同時搶票。


消費者隨洋:只能買加速包發給親朋好友,讓他們給我點一下搶幾個加速包,這種搶票的幾率會大一點。回家慢車大概得十八九個小時,車費大概300多元,我多花150元才能搶到這張票
隨洋介紹,十幾年來她通過搶票軟體一共只搶到過5次票,成功次數並不多,而現在,她也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搶票軟體多了很多隱形消費


消費者隨洋:我用加速包搶票,它會默認勾選買保險。比如說花了50元,錢也給到搶票軟體了,但是沒有搶到,然後在其它的搶票軟體花了100元搶到了,但這50元是不退手續費的,相當於我花了150元才能搶到這一張票。


和隨洋同樣經歷的,還有王雯希。之前她幫親戚購買北京到洛陽的車票,花50元購買某搶票軟體的會員後,搶票成功率從百分之十幾,提高到40%多,但即便如此,她也一次都沒有搶到過票。


消費者王雯希:沒什麼用,我在搶票軟體上,除了那種特別好買的空窗期可以買到票。因為如果那樣,我在12306上可以直接買,根本就不用開搶票軟體。剩下我是沒搶到過票。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現在很多的搶票軟體涉及到虛假宣傳,它是誇大宣傳搶票的效果,用這種誇大宣傳比例、速度等方式來獲取不正當利益,很多人實際上並沒有搶票的能力,也沒有搶票的設備,這個可能涉及到詐騙罪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云:如果第三方購票平台在宣傳的時候,甚至在銷售的時候,有故意誇大宣傳或者虛假宣傳行為,可能按照法律的規定還需要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

搶票軟體本質與黃牛無異

既然用搶票軟體成功搶到票的機率並不大,為什麼每年都還有消費者會繼續使用搶票軟體呢?


消費者隨洋:因為心裡想我畢竟花錢了,肯定比我沒有花錢,沒有加速包,搶到票的幾率大一點。


專家介紹,因為回家心切,搶票軟體才有了市場,而目前的搶票軟體,對於消費者都構成了權益侵害。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云:從購買票的群體來講,意味著消費者要比正常的票價多花出一定的金額才能買到這樣的票,實際上是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那麼這些人買到票之後,對於其他的乘車人來講,他們公平購票的權利就受到了限制。


對於搶票軟體普遍存在的強制購買保險的行為,律師介紹,早在2014年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時,就加入了「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的條款。而對於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也讓搶票軟體和「黃牛」沒有本質區別。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云:早些年,非實名制的時候,我們有這種黃牛倒票,現在是通過這種技術手段去加價購票,核心就是在基礎票價之上還需要付額外的費用。那麼這部分費用實際上原來是被個人,現在是被第三方機構獲取了。


據了解,目前的搶票軟體都是通過不停刷新12306伺服器的方式搶票,有可能導致系統服務癱瘓,影響他人車票的正常購買,第三方搶票軟體留存的旅客信息也可能會泄露旅客隱私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目前,12306技術部宣布,已經屏蔽多個搶票軟體的渠道,並推出了官方的「候補搶票」功能,幫助消費者在12306平台搶票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監管重點還是在12306平台,因為12306是現在網際網路購票的唯一的一個重要的埠,這個埠一定要核實,主要是通過技術方式來判斷,通過技術手段來加強法律落實。


春運期間候補火車票有"門道"

目前,春運前期售票高峰已經結束,還有一些旅客沒能買到火車票,鐵路部門提醒,沒有買到票的旅客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可以到12306候補。

根據鐵路部門的統計,春運火車票預售開始以來,每天已發列車車票候補兌現率超過了七成。業內人士提醒,候補車票很重要,晚上搶到退票的機率更大。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財經

轉載編輯:楊瀅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張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TRSX28BMH2_cNUgxM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