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戳戳摸摸」手痒痒?說明他正處在動作敏感期!

2020-09-21   喵姐早教說

原標題:孩子總愛「戳戳摸摸」手痒痒?說明他正處在動作敏感期!

睡前刷朋友圈的時候,翻到一條暴躁老母親表演在線崩潰:

怪不得老母親暴躁呢,原來家裡的熊孩子,酷愛「戳吸管」,家裡的每種可以戳吸管的飲料、牛奶,他通通都給你插上吸管。

一盒兩盒也就算了,家裡人還能消化一下,成箱的戳開那是擱誰家也得崩潰。

你別說,類似孩子「手欠」的情況還挺多的。

近日,湖南長沙一位小朋友跟著媽媽去超市的時候,忍不住「手癢」做了這麼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這個「熊孩子」趁著媽媽沒留意,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把桃子都扎一個洞!

這些桃子全都慘遭毒手,仔細一看每個洞都扎得挺深的!

媽媽表示孩子還小,他到超市來只是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並不是有意對超市的物品進行破壞。

但是被戳壞的桃子也賣不掉了,最後,媽媽只能把戳洞的桃子全都買回家。

還有一位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去逛超市,寶寶坐在推車上,每當媽媽停下來看商品的時候,寶寶就會充滿好奇去摸一摸周圍的商品,無論是蔬菜還是貨物架上的各種商品,都逃不過寶寶的小手。

媽媽看到這裡,就跟寶寶說:"超市的東西不能亂摸的哦,工作阿姨會跑過來說你的哦,而且有些東西還會弄疼你哦"。

寶寶左耳聽右耳出,根本沒有聽進去,還是一直摸摸,媽媽也是感到很無奈。

突然,媽媽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妙計。媽媽把寶寶推到放著榴槤的貨架前,寶寶還是興致沖沖地伸出小手去摸,不料被扎痛了,而且覺得氣味難聞,一下子就哭出來了。

這時候,媽媽吹了吹寶寶的小手,跟寶寶說:"看吧,超市的東西不能亂摸的哦,受傷了吧,想要什麼先跟媽媽說清楚,媽媽再給你拿。"吃了虧的寶寶自然是學到教訓了,點頭跟媽媽說好。

哈哈一笑之後,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時候孩子會「手欠」,喜歡戳戳戳,摸摸摸呢?

除了好奇,其實,孩子的這些「固執」行為,只是因為到了動作敏感期。

0-3歲時孩子的動作協調敏感期,目的是協調動作,讓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大腦,自主做選擇和決定。

這個時期會讓孩子很樂意去發展自己的動作控制,用大腦來控制自己的肌肉。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什麼都很好奇,而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從「什麼都要放到嘴裡咬一咬啃一啃」變成了「什麼都要拿小手摸一摸扣一扣」。

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動作協調的敏感期會督促孩子去環境中做一些事情,而大腦會指引孩子去做特定的事情,而雙手就會相應地擺弄一些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又會不斷反饋給孩子,告訴他做的怎麼樣。

在動作敏感期內,孩子們常見的幾種行為就是:撕紙、抓東西、扔東西、到處爬走、喜歡插孔、壘高、喜歡捉迷藏,同時也包括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行為,如刷牙、擦地等等。

當孩子們在1歲左右開始能夠用手抓握東西後,他們就會不斷的體驗手的功能,就會開始喜歡撕紙、扔東西等。

當孩子們的手腳動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發育後,他們就會開始喜歡去親身體會大人的動作或者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模仿」。

蒙台梭利說:敏感期教育的實質,其實是環境的教育。

在動作敏感期內,孩子們無論是抓東西、還是扔東西、或者是撕東西,亦或是壘高等等,都在充分的使用這自己的雙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的讓自己的手指更加敏銳。如此一來,動作敏感期對孩子們智力發育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們很多人即使知道動作敏感期能給孩子帶來這麼多好處,卻還是「忍受」不了這個階段給家長帶來的煩惱。

就像前面的戳吸管,捏桃子,摸水果,確確實實給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

那麼如何應對孩子戳戳戳、摸摸摸呢?

耐心滿足孩子探索需求是關鍵。

有研究表明:手指的動作越複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繫,從而使寶寶的大腦變得更聰明。

這個時期媽媽千萬不要阻止孩子的手指探索遊戲,因為大動作的協調性發展得不好,會直接影響拍、打、捏、握等精細動作的協調,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自信。

所以媽媽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小棍、棉簽、筷子等等東西(一定要注意安全),來配合他的插拔遊戲。

在這個遊戲裡面,寶寶不僅知道了粗、細和大小的區別,也模糊的開始對孔的大小空間開始有了認知,更重要的是他「玩夠」了之後那種開心、滿足和自我成就感的快樂是很難得的。

比如早餐吃的穀物圈,配合幾根意面,就可以做鍛鍊手腦協調的小遊戲。不需要專門的玩具,就可以滿足孩子小手「戳戳」「摸摸」的需求。

我們可以用家裡的一些生活物品,給孩子做一些遊戲道具。

比如拿一個家裡洗菜淘米漏水用的洗菜盆,然後倒扣過來,給寶寶一些吸管或者硬一些的短繩,讓寶寶插進盆上的小洞裡,很開發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鍛鍊小手的精細度。一定要注意吸管最好把尖頭剪掉,防止寶寶戳傷自己。

還有當家裡人要喝盒裝牛奶或者飲料的時候,記得喊寶寶過來幫你戳並表示感謝,滿足寶寶喜歡戳吸管的行為,同時告訴寶寶,只有要喝的時候才能戳開吸管。

引導寶寶玩一些類似的遊戲。孩子過足了戳吸管的癮,就不會總霍霍家裡的牛奶了。

家裡買來的水果蔬菜,都可以讓寶寶摸一摸,一起參與清洗,讓寶寶感受到觸感和質感,在生活中充分滿足了好奇心,就不會再去超市什麼都要摸,什麼都要戳了。

如果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充分意識到孩子的敏感期,創造條件,讓孩子按照自然法則的引導去充分探索,孩子們的內在需求就會得到滿足,就會變得平和、愉悅,讓父母抓狂的行為自然也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