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2020-03-02     保山日報網

少數民族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砥礪奮進,春華秋實。2019年,我市組織部門以維護核心、服務中心、激勵人心、贏得民心為己任,聚焦聚力保山決戰脫貧攻堅、建設現代化大城市、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目標,以扛起「第一責任」、落實「第一要務」、激發「第一動力」、緊盯「第一標準」、搶抓「第一資源」、定位「第一梯隊」為著力點,提高站位抓實主題教育,紮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實現了政治建設有力、服務大局精準、特色亮點鮮明的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行進在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征程上,唯有創先爭優、創新實幹,才能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全市組織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和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以黨的建設「成效」助力跨越發展「實效」,在全市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行道路上奮力追夢奔跑,奏響高質量跨越發展強音。

扛起「第一責任」

高標準嚴要求抓實主題教育

過去一年,我市紮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市委組織部領導班子集體「挂帥」,班子成員分別兼任主題教育各工作組負責人,並從部機關抽調12名幹部擔任各工作組成員和聯絡員,確保主題教育有力有序推進。通過認真履行組織者、示範者、落實者的各項職責,進一步提升了統籌協調能力,對新時代全市開展黨內集中教育進行了新探索,積累了新經驗。

弘揚善洲精神歷久彌新。充分發揮楊善洲精神發祥地的幹部教育資源優勢,以做楊善洲式的好黨員好乾部為目標,持續掀起學習楊善洲、張富清、張桂梅、郭彩廷等先進典型熱潮。

抓實整治整改落地見效。牽頭制定全市主題教育專項整治「1+10」方案和「1+1+N」整治工作機制,對牽頭負責的「整治選人用人風氣不正」和「違規經商辦企業謀取非法利益」等專項整治工作,以每旬收集匯總1次工作進度、每半月分析研判1次推進情況、每月集中反饋1次存在問題的「三個一」方法抓整治,做到清單制管理、項目式推進、責任化落實。

基層黨員利用活動場所開展黨性教育

落實「第一要務」

夯實黨的政治建設基礎

事在四方,要在核心。我市旗幟鮮明地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全面融入組織工作中。幹部工作突出政治標準,基層黨建突出政治功能,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四個意識」顯著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自覺。

一以貫之將「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要求落到實處,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百名講師上講台」「千堂黨課下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善洲故里先鋒行」,組織舉辦「博士100分」新時代黨員教育19期,全面完成75個鄉鎮(街道)黨校建設,實現13.12萬名黨員集中輪訓全覆蓋。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治素質考核考察辦法(試行)》,776名市管領導幹部和143名鄉鎮黨政正職向組織提交了個人「政治畫像」。

圍繞「三城建設」添能助力。舉辦「三點一線」幹部教育環線新聞發布會,加大以「一校兩院一基地」為基礎的幹部教育環線建設,楊善洲幹部學院、騰衝幹部教育學院分別入選中組部和省委組織部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圍繞保山現代化大城市發展定位和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舉辦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各類專題培訓班114期1.57萬人次,引導幹部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視野。

緊盯脫貧攻堅精準培訓。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扶貧政策知識、扶貧工作方式方法等為重點內容,以「實幹+實訓」為主要方式對全市3.13萬名脫貧攻堅幹部進行培訓,在2018年基礎上圓滿完成了將全市脫貧攻堅幹部輪訓1遍的任務。追授脫貧攻堅一線「保山市優秀共產黨員」3名,其中2名被省委追授為「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激發「第一動力」

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為政之要,惟在用人。我市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高標準完善幹部工作體系,著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激發乾部「第一動力」,傾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

樹牢選人用人導向。從縣(市、區)提拔處級幹部61名,占全年提拔幹部的27.1%。提拔35歲左右的處級幹部51名,占全年提拔幹部的22.7%,全市幹部隊伍的年齡、學歷、性別等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因脫貧攻堅工作實績突出提拔使用幹部447名,占全年提拔幹部總數的37.1%,脫貧攻堅一線選拔任用幹部導向更加鮮明。同時,幹部跨系統、跨領域交流渠道更加通暢,黨政機關與高校、金融部門和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雙向交流處級幹部33名,幹部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嚴管就是厚愛。不斷抓實幹部監督管理,聚焦選任監督,在四屆市委第九輪巡察期間派出3個工作組深入9個市級單位進行專項檢查,做到查核到位、整改到位、追責到位,幹部監督管理工作作為16個州市唯一代表,在全省幹部監督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

注重日常培養鍛鍊。著眼事業長遠發展,與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師資、教學、管理、弘揚傳承楊善洲精神等方面形成戰略合作;與上海市閔行區簽訂幹部教育培訓合作共建協議,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培訓31期共1335人次;繼續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在職幹部碩士研究生班,在讀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研究生分別達87人、30人。

穩步有序推進公務員改革。平穩推進市級機構改革公務員轉隸工作,有序推進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警員職務和警務技術職務序列改革,穩妥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逐步理順全市機構編制、參照管理等歷史遺留問題;紮實做好2019年度148名公務員考錄工作,統籌做好公務員初任、科級幹部任職、選調生示範培訓。

緊盯「第一標準」

激發基層黨建整體活力

欲築室者,必築其基。我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統籌深入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的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活力進一步激發,黨建示範引領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

壓實黨建責任。創新開展市縣鄉村基層黨建「四級視頻調研」;確定市級黨員領導軟弱渙散黨組織聯繫點,統一制定評估驗收辦法,144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整頓完成;在龍頭企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等建立黨組織229個,「三個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

落實黨建任務。遴選省級示範黨支部13個、市級示範黨支部25個,完成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3314個;結合資格聯審補齊配強村「兩委」成員84名、村民小組幹部302名,「盡銳出戰」選派駐村工作隊員1512名,全覆蓋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75個、培養儲備村級後備力量3199名,670名村幹部參加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計劃,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均達到5萬元以上;研發「六扇門」黨務進階智能管理系統,「網際網路+黨建」創新推進;「5個專項整治」取得實效,機關、學校、「兩新」組織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明顯提升。10部黨員教育視頻片在全省評比中獲獎,被評為「全省黨員教育制播工作先進單位」。

做實試點示範。以「到支部·在一起」為主題,探索「雙清單、雙報到、雙反饋、雙評議」的「四雙工作法」,騰衝市「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城市」創建紮實推進;完成全省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專項整治試點工作,探索總結「一個意見五個辦法」長效機制並在全市推廣;64個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5個省級邊疆黨建長廊「四位一體」建設試點項目穩步推進;完成30個鄉村振興「黨建+」示範鄉村創建;積極創建黨群部門、街道社區等7個基層「黨建聯盟」,基層黨建示範群「輻射」效應不斷擴大。

博士服務團到保山調研

搶抓「第一資源」

集聚跨越發展人才之力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牢固確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創新思路方法,搶抓「第一資源」,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體制機制建設紮實推進。研究制定出台《保山市引進人才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保山市市級引進高層次人才專項事業編制管理辦法》等制度,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激勵等機制,逐步構建了有章可循、有事可干、有人做事、有錢辦事的人才工作體系。

高端人才引進取得突破。找准博士研究生需求點,從編制、補助、培養角度入手,引進博士研究生4名;加強到高校招聘緊缺專技人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34人。

人才重點項目落地見效。認真抓實 「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人才專項申報,2019年,我市入選「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人才13名,2人獲得研修訪學支持。創新「保山發展·人才支撐」主題,通過「專題調研+主題發言+交流互動」方式組織開展保山人才工作論壇4期,引導各行業、各領域人才聚心匯智、群策群力共商保山發展大計。紮實開展本土人才培養,評選「永昌系列」人才22人、「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29人。投入資金108萬元,實施「農村人才培訓行動」,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建好用活人才培育平台。充分利用騰衝市「雲南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基地」,邀請國內院士、專家、教授蒞保開展智力服務340多人次;選送黨政人才、農技人員、教師、醫生等人才到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進行培養。保山市小語種實用人才培養做法獲評「第四屆全國人才工作創新」優秀案例。

定位「第一梯隊」

打造過硬隊伍建設模範部門

打鐵還需自身硬。過去一年,市委組織部通過11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16次幹部職工大會集中學,50餘次黨支部分組討論,不斷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向深入。始終把組織部門統一管理公務員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籌劃推進,市、縣兩級公務員管理體制均調整到位。

培養能力過硬幹部。通過組建讀書興趣小組、課題研究小組,提升幹部「會寫」「會說」「會做」能力。部機關1個課題被列入全國黨建研究會重點調研課題,3個課題被列入組織系統省級課題,「保山黨建『微世界』視頻展播活動」被中央組織部評為組織系統「網絡正能量」優秀專題活動;3篇參閱類信息被中央組織部《組工參閱》採用,近60篇信息、簡報被《雲南組工信息》《雲南組工通訊》採用,黨委信息完成率達370%;與組織人事報社共建黨建示範通訊站,在中國組織人事報、組織人事報、中國共產黨員新聞網、雲南網、雲嶺先鋒網等媒體刊發組織工作宣傳稿件640多篇,全市組織工作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鍛造作風過硬隊伍。落實「01234」工作法考核辦法,制定部機關「基層減負年」五項措施,從精簡文件、壓縮會議、優化督查、改進調研等多個維度進行嚴格要求,樹立了「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模範部門形象。

聚焦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聚力新擔當新作為新挑戰。2020年,是全市與全國、全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當前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全市組織系統將以解放思想「求變」驅動組織工作「裂變」,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著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著力健全和落實幹部、組織、公務員、人才各項制度,著力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奮力開創全市組織工作新局面。

本報記者 寶 潔

責編:蔣建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PZ9mnAB3uTiws8KeP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