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來華工作、學習、生活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外國人在中國如果涉嫌犯罪,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此過程中,也應當適用相關可以從寬處理的訴訟制度以保障其合法權益。
金某某,外國籍,揚州某外籍企業法定代表人,2019年2月因危險駕駛罪被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在審查起訴過程中,檢察官詳細告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相關規定,金某某表示認罪認罰,爭取從寬處理。
呼叫「代駕」無人接單
外國人酒後開車被抓現行
2018年10月3日21時,金某某與外籍朋友在揚州某酒店用餐洽淡業務,酒後呼叫「代駕」但無人接單,於是決定自行駕車送外籍朋友回家。結果,僅僅行駛1.5公里後,便被執勤民警當場查獲。
經鑑定,金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60.6mg/100ml。歸案後,金某某如實供述自己酒後駕車的犯罪事實。偵查機關認定,金某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輛,涉嫌危險駕駛罪。
根據《關於外國人犯罪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省內外國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除了南京、蘇州,其他地區的一審外國人犯罪案件由市檢察院、中級法院管轄,刑訴法有特殊規定的除外。據此,2019年2月13日,揚州市邗江區公安局將該案移送邗江區檢察院審查起訴,邗江區檢察院審查後提級報送揚州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對血樣鑑定結果有異議
釋疑後認罪認罰
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在保障外國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的基礎上,多方面展開審查起訴工作。首先是為犯罪嫌疑人金某某聘請了翻譯,全程確保其聽得清、看得懂相關法律文書和法律規定,依法保障其訴訟權利。同時通過地方政府外事部門,向金某某所屬國領事館通報案情,聽取領事意見。此外就是進行實質性證據審查。
在實質性證據審查時,金某某對自己酒後駕車的事實供認不諱,但對血樣鑑定結果的數值表示異議。同時,承辦檢察官也發現民警的執法記錄儀拍攝的現場采血視頻不完整,沒有前期消毒和采血封裝畫面,血液樣本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性。「為進一步完善證據體系,我們引導偵查人員提取現場其他人員用手機拍攝的視頻,並補充案發當日值班護士的證言。」該案承辦檢察官介紹,通過證據比對,可以證明當時醫護人員使用碘伏消毒,抗凝管封裝血樣,整個過程符合執法規範。
在補充的新證據面前,金某某認可了鑑定意見的準確性。不過,對於是否認罪認罰,金某某也曾有顧慮,在檢察官耐心細緻闡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後,金某某表示認罪認罰,同意檢察機關提出的拘役一個月,緩刑兩個月的量刑建議。在辯護律師在場的情況下,金某某簽署了揚州市首分外國人認罪認罰具結書。
認罪認罰從寬處理
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2019年3月15日,揚州市檢察院以金某某涉嫌危險駕駛罪,向揚州市中級法院提起公訴。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的犯罪指控和量刑建議,以危險駕駛罪判處金某某拘役一個月,緩刑兩個月。金某某所屬國領事館派員全程旁聽了庭審,庭後對檢察機關依法辦案,保障金某某的合法權益表示感謝。
據了解,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內犯罪,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受到我國《刑法》管轄,同樣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等刑事訴訟制度。該案也是在新《刑事訴訟法》施行後,揚州市檢察機關首次在涉外刑事案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對金某某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符合法律規定。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2018年10月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給予從寬處理。這是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它通過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給予程序上從簡或者實體上從寬的處理,不僅節約了司法資源,提升了訴訟效率,也在化解矛盾促進社會法治治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 揚州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JKeYG4BMH2_cNUg9r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