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更替小心呼吸道疾病,醫生說這類人更要注意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時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呼吸科急診的大部分患者,

都有發熱、咳嗽、胸悶、氣急的症狀,

尤其是老年人,

發病率高且病情較重,

醫生提醒,

「防患於未然」

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哦~

「耐寒鍛鍊」循序漸進

01

「春捂秋凍」有一定道理。秋天天氣多變,時而寒涼,時而燥熱,因此我們的身體也應該循序漸進適當調整,不能一下子把自己裹得太緊。

有「晨練」習慣的人們應根據天氣情況注意適當延後出門時間,避免清晨寒涼的氣溫給身體帶來的不適,要讓支氣管黏膜逐步適應寒冷空氣的刺激。

同時注意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活動強度應適中,這樣既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又可以增強抗病能力。

從細節入手,預防呼吸道感染

02

注意保暖,接種疫苗

伴有基礎肺部疾病的患者耐寒能力差,所以保暖防感冒十分重要。建議參考以往這個季節呼吸道疾病患病情況,聽取呼吸專科醫生意見,選擇性接種肺炎疫苗或服用相關口服疫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患者在疾病急性狀態時不建議使用疫苗製劑。

勤通風,保持良好的居室空氣品質

非霧霾天氣,居室內要定時通風換氣,溫度、濕度應適宜,居室的門窗應定時打開,使空氣流通,室內細菌減少。但每次通風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為宜。應主動戒煙或者規勸家庭成員、身邊的人儘可能戒煙,減少家庭油煙刺激,注意避免煤煙和粉塵的污染。

關注空氣品質預報

需多注意天氣的變化,適時添減衣服,避免著涼;遇空氣污染外出時,注意做好自我防護。

儘量不去人口較多的場所

少去或不去商場、車站、集市,以防被傳染上感冒及其他病菌;天氣較冷時,吸入寒冷和乾燥的空氣對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在疾病急性期應儘量避免外出。

多飲溫水,避免氣道過於乾燥或寒冷

遇到特殊天氣情況,可考慮需穿戴能夠防風、防雨的衣服,必要時可戴一條圍巾或口罩護住嘴和鼻子,避免使呼吸道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注意飲食調養

要注意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平時多吃牛奶、雞蛋、瘦肉、魚、豆製品等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提醒:老人遇到感冒不可輕視

老年人遇到感冒不可輕視,有些老年人感冒時,會出現周身乏力疲勞感或輕微頭暈、思睡,若此時未能及時治療,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狀。此時,切不可掉以輕心。

老年人由於呼吸系統功能的減退及全身免疫力下降,不但易患感冒,還會因感冒而並發支氣管炎、肺炎,甚至繼發肺膿腫;若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則會使原病情加重;心臟病患者會使原有的心臟病惡化,進而誘發心絞痛、心功能不全等。

另外,老年人得了感冒後,明顯較年輕人恢復慢,大多在2-3周才能得到基本恢復,有的則需幾月的時間周身乏力、頭暈等症狀才能完全消失。所以,提前做好自我保護,「防患於未然」更加重要。

最後,需要強調一下,如出現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症狀較輕者可在家自行處理,多喝熱水、多休息;

但如果症狀較重,發燒超過39攝氏度,或出現呼吸困難、咳血、胸痛劇烈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以維持呼吸功能穩定,既不可隨意停藥,也避免盲目濫用藥品。

撰 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周劍平

來源:微信公眾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IgAWm4BMH2_cNUgeW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