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紅事迎頭「碰一起」,誰要禮讓,讓誰先走?答案來了

2020-02-08     豬友巴巴

近年來,社會的發展,人們忙於生活,忽略了很多沿途的風景!為了生活,無數鄉親奔波在外出打工的道路上,每天揮汗如雨,為得也是家庭的生計。然而,快節奏的生活,經濟的富足,有些亘古不變的固有傳統逐漸從人們心中離去,就好比過年走親戚,以往約定成俗的習慣,慢慢出現了「斷親」的現象,著實讓人有些傷懷!當然,離去的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優秀的傳統,它們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暗淡了下來,被不斷發展的社會生產力所替代!

當然,浮華落盡,那些傳統的文化依然熠熠生輝,小到一口枯井,大到一處房屋,盡顯著古人的智慧!活在當下,如今的農村,還能體現傳統文化的依然不多,但是,紅白喜事或許可見一斑!在農村辦白事,講究很多,程序也比較複雜,從老人過世到燒七,有著嚴謹的習俗!比如說「孝子頭,滿地留」,「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這些規矩的存在,也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因此,對於農村紅白事的習俗,老一輩父母早已銘記於心,不會出現偏差!但是,倘若農村白事、紅事迎頭「碰一起」,究竟是誰讓誰,如何禮讓,讓誰先走呢?看完心裡明白了!

在筆者的家鄉,對於這些現象,筆者也諮詢了村裡的老人,他們認為這種現象不多,但是,倘若真的出現了,對於發喪的隊伍,往往要禮讓迎親的隊伍!具體緣由如下:

一、農村辦白事,喪葬的禮儀中,對於時間沒有硬性的約束,過去,路途較遠,棺木又重,中間還有「路祭」的儀式,為得也是能夠中途休息一下。而對於娶親的隊伍,是有良辰吉日的說法,必須要趕到約定的時間去舉行婚禮。因此,喪葬的隊伍,要禮讓娶親的隊伍!

二、娶親講究的是吉利和順,而白事自然有些「不吉利」,另外,喪葬隊伍行進較慢,禮儀多,自然娶親的隊伍一直在後跟著也不好。按照村裡老人的說法,是要禮讓娶親的隊伍的!

不過,是否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村裡老人說,按照筆者家鄉的習俗,娶親隊伍一般會在早晨7點前進門,而農村辦白事,發喪的時間大致在午後14點左右進行。因此,從時間分布上來說,發喪的隊伍是很難與娶親的隊伍相遇的!

當然,農村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的習俗,因此,在筆者的家鄉,這種現象很難出現,不過,各地的風俗不同,或多或少也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倘若,在您的家鄉,紅事、白事隊伍迎頭「碰一起」,究竟是誰要禮讓誰呢?

農村白事、紅事迎頭「碰一起」,誰要禮讓?讓誰先走?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HspIXABjYh_GJGVzP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