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
如白駒過隙
一轉眼
遼寧自貿試驗區成立滿三年啦
三年來,自貿區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核心,以突出遼寧特色為重點,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先用一組數據說話:
2019年,遼寧自貿試驗區財稅收入是成立前的3.3倍,進出口總額是成立前的1.7倍,固定資產投資是成立前的3倍,金融機構數量是成立前55倍。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因特爾二期、大眾變速器五期、金牌教育園區等34個10億元以上項目落戶遼寧自貿試驗區,億元以上項目新增551個,2000萬元項目新增2117個……
4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遼寧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情況。三年來,自貿區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還將做哪些工作,一起來看看。
國家賦予遼寧123項試點任務全部落地
經國際知名第三方評估機構普華永道評估確認,國家總體方案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123項試驗任務,其中中央事權78項、地方事權45項,目前已全部完成,完成率達到100%。在123條任務中,有89條任務完成效果尤為突出,占總任務72%。
一批「遼字號」制度創新成果複製推廣
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重點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開展創新試驗,形成了一批「遼寧號」制度創新成果。從國家層面看,先後有7項遼寧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從省級層面看,遼寧自貿試驗區4批88項改革創新經驗,經過實踐檢驗成效顯著,經省政府同意先後下發文件,向全省和自貿試驗區協同區複製推廣。
差異化探索,特色任務成效明顯
三年來,遼寧自貿試驗區區內企業由原來1.2萬戶增長到現在的5.8萬戶,新增註冊資本6987億元。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效應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省自貿試驗區已有217家東北亞外資企業入駐。
片區經濟跨越式發展
在投資領域改革方面,全面實行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外商投資項目及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全面上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升級版,率先在全國實現海陸空口岸主要業務綜合覆蓋率100%。優化項目通關流程,進、出口口岸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了77.9%、79.7%。在金融領域創新方面,先後出台了推動先進位造、融資租賃、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產業支持政策,加速推動金融領域產業發展。
成績滿滿,下一步方向也已明確。我省要從六方面著手,抓好自貿區改革開放創新,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積極探索建設大連自由貿易港。對標上海臨港新片區、海南自貿試驗區政策措施,推動建設東北亞現代產業合作示範區,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交流合作中心樞紐。
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壓力測試。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中日韓自貿協定等國際規則,在雙邊貿易、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等規則方面深入開展探索試驗,研究提出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實施方案。
加強制度創新系統集成。及時總結、系統梳理形成高質量改革創新經驗和實踐案例,增強試點經驗的創新性、有效性和系統集成,2020年,再出台2批不少於40項改革創新經驗。
推動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緊扣遼寧自貿試驗區戰略任務,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更大地系統化集成化改革自主權,推動省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力爭逐步達到省級層面無審批。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個片區要按照區劃布局和發展重點,圍繞最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推進重點產業集聚。同時,通過制度創新,優化企業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新註冊企業運營率。
做好自貿試驗區經驗複製推廣。各市和自貿試驗區協同區要加快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主動對標自貿試驗區先進做法,充分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三年來,三個片區各自圍繞哪些領域,
取得了哪些成績,遼報君再來梳理一下。
瀋陽片區全面完成省總體方案涉及瀋陽片區試驗任務115項,複製推廣全國自貿區改革經驗涉及瀋陽市任務104項。優化涉稅事項辦理程序、國有企業「內創業」模式2項經驗在全國推廣,飛機行業內加工貿易保稅貨物便捷調撥、出入境人員綜合服務一站式平台等2項全國首創經驗,獲得國家部委認可;形成了全省推廣的制度創新經驗40項。目前,瀋陽片區累計註冊企業1.8萬戶,其中外資企業379戶。今年第一季度,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瀋陽片區全口徑稅收仍實現了37.4%的增長。
大連片區率先全面完成《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涉及大連片區的119項改革試點任務,複製推廣國家和遼寧省借鑑改革試點經驗291項,總結梳理制度創新舉措273項。累計新增註冊企業23474家,註冊資本3228億元。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成效顯著,推出「保稅混礦」、「進境糧食全流程監管」等創新案例。面向東北亞對外開放取得重要突破,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壯大,同時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不斷提升。
營口片區共推出357項創新政策,形成126項改革案例,其中,向全國複製推廣1項,1項作為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推廣,累計向全省複製推廣33項改革成果,全市複製推廣90項,改革創新成果受益廣泛。創新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實施自貿區、綜保區、高新區「三塊牌子」,「一套人馬」,一體化管理,為全省產業園區改革提供實踐樣本。截至2020年4月8日,區內累計新設企業7200多家,註冊資本金合計1604億元,綜合運營率達到37%。
1
來源:遼寧日報《北國》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