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跑步鍛鍊,就會發現自己的狀態並非是一條直線,而更像是音樂中的五線譜,起起伏伏。亢奮和低潮錯落交替,形成獨特的節奏和規律。
亢奮的時候,身體總有用不完的力氣,即便跑完一個20公里依然不夠過癮。而在低潮時刻,卻連1公里都懶得跑。北方的跑友在寒冷的冬季,更是很難出門跑步。
在很多情況下,比如遇上突發事件,或者身體受傷後,鍛鍊的節奏就不可避免的會被打亂。中斷一兩周應該不算大問題,如果時間超過2個月甚至更久,身體就會發生一些難以察覺的變化。
停止跑步後,你的身體發生著哪些變化
在生物上有一個理論是「用進廢退「,意思是器官越實用越發達,不用的話就會退化。當我們停止跑步時,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停跑3天
三天不運動,你以為自己的健康已經開始下降了,實際上,在這個階段的損失是非常少的。如果你在之前的訓練里非常刻苦,那麼停跑三天,反而是一種休息,會增強你的體能。
這三天裡,你的肌肉得到完全的恢復,糖原水平也已經爆棚,之前因為訓練而被破壞的肌肉纖維也得到了完全的恢復,肌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有利的代謝變化。正因如此,很多跑者在馬拉松正式比賽前三天會休息停止訓練。
>>>>停跑1周
當一周沒有跑步後,身體內開始發生變化,你的體能正在逐步開始流失。三天之後,你的血量會降低5—12個點,這意味著你心臟能泵出血液的總量減少了,即心臟每一條所泵的血量減少。造成這樣的情況的結果就是,你的心臟工作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六天之後,肌肉會變得不再那麼能有效的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了——既鍛鍊中身體里的優質燃料。這也意味著,在訓練中你會更依賴你肌肉中儲存的糖原,同時訓練結束之後在生產這些糖原時也會變得更加低效。
>>>>停跑第2-3周
你的最大攝氧量將下降4%~20%,這部分源於心臟輸出量減少,當三周不運動後,心臟泵室的肌肉質量會下降大約20%。
另一個原因是肌肉發生的生理和化學變化,通過耐力訓練所建立的良好的毛細血管網絡開始減退。結果就是,肌肉攝氧量下降高達8%。
《心理醫學》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停止跑步10天,經過情緒測試後發現,他們更沮喪,壓力更大,更易憤怒。
>>>>停跑1個月
以上所有不訓練導致的變化將繼續發展,同時基礎肌肉的變化開始變得顯著。到目前為止,你的肌肉將回到你未訓練前的基線。不過,它可能比從不訓練的人仍然要高。
你的肌肉燃燒脂肪供能的生化途徑已經變得低效,當你跑步的時候會變得更難燃燒脂肪,這將減弱你的續航能力。
>>>>停跑2-3個月
兩個月不運動之後,你的心肌會明顯減少,心壁厚度約減少25%。肌肉中的線粒體在使用氧氣轉換能量的過程中也會明顯的效率下降。停止訓練12周後這種效率會下降到25%—45%。
三個月後,你開始經歷「激素減少「。當你激素分泌減少時,在運動時更多的應激激素會被釋放。這意味著同樣的運動強度,將會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壓力,同時增加恢復的時間。
>>>>停跑6個月及以上
6個月之後,你的體能下降已經趨於穩定。但還有一些變化在發生,你每單元肌肉含線粒體的數量進一步下降, 這導致在訓練中你利用氧氣的能力更低了。
由於每日低熱量消耗和肌肉質量的損失,你肯定增長了體脂,儘管不能通過體重直接判斷出來,但你多半在變胖的同時,增加了甲亢風險。
重新開始跑步,都要做些什麼
當我們再次回歸跑步的時候,發現熟悉的跑姿已經不復存在,狀態全無。拼盡全力的尋找,也無法找到之前的那種感覺。這時,除了自身感覺之外,我們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前文我們講述的身體會發生的一些變化,總結來看是身體的攝氧量會迅速下降,能力越高的人下降的越多。攝氧量的分值,每隔2至3周的時間會下降一半,直到三個月後回歸常人均值。其次骨骼肌肉的能力也會相應的產生退化,相比之前力量和耐力水平降低許多,運動相同的時間更容易疲勞。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重新開始跑步後,不僅氣喘吁吁而且有種使不上勁的感覺。不過,再次開始也沒有那麼困難,肯定比第一次開始跑步容易許多。想要重新開始跑步的你,可以關注以下幾點。
>>>>忘記曾經的輝煌
尤其是那些多年不跑步或者運動人,有可能學生時代馳騁賽場的記憶還是那麼清晰,但是請記住身體已經不復當年。
明確自己當前的年齡,不要輕易在30+甚至是40+的年齡,去挑戰20歲可以輕鬆完成的任務。更不要期待短時間內可以恢復當年的體能,否則非常容易受傷。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從頭開始做好基礎的訓練,一步步的去探尋自己當前能力的天花板。
>>>>謹慎的進行速度訓練
在跑步訓練的時候,難免會做一些速度練習。速度也可以間接衡量我們身體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狀態。但是速度訓練對身體的要求較高,需要身體各個組織高度的協調配合。
肌肉和心肺能力相比肌腱韌帶更容易訓練,花費的時間也更短。制約我們發展的通常是最弱的環節,因此需要建立了足夠長時間的基礎訓練,讓肌腱和韌帶不拖速度的後腿。關於速度訓練,我們寫過那些無傷跑速度快的跑者,只比你更會這2個動作
>>>>關注舊傷
對於之前曾經受過傷的部位一定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阻礙我們再次訓練的往往可能是這些舊傷。
由於舊傷部位肌肉組織排列不均衡或者有疤痕,身體無法進行順暢的發力,完成某些動作。如果強行用力,會引發新的傷痛。有可能的話,對舊傷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避免在運動中二次受傷。
>>>>簡單易行的計劃
你為什麼又要重新開始跑步?排解壓力,改善健康還是其他什麼都可以。在起步階段,不需要多麼宏偉的計劃,只要能夠讓自己重新運動起來即可。比如一周跑步2次,每次20分鐘,剛開始的計劃越容易執行越好。
隨著跑步習慣的重新建立,則可以更新改進計劃。如果一上來就是每周運動5次,每次一個小時的運動,則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反而容易引發內心的牴觸,讓計劃無法付諸行動。也可以報名參加一場力所能及的比賽,進一步的督促自己行動,從而達成自己心中的目標。
>>>>耐心
回想自己之前的運動巔峰時刻,是用了多長時間的訓練達到的。那麼現在也至少需要花費這麼久的時間,還有可能會更長。頂尖運動員耗費十幾年的時間才成就了自己,那麼對於大多數的我們,用一兩年的時間來打好基礎,恢復狀態不算久吧?
有些東西是無法按照自己滿心期待的計劃進行的,所以我們面對結果不盡人意的時候也不要氣餒。肌肉等組織的重建生長需要時間,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這個時間還會拉長。欲速則不達,請保持耐心。
跑步訓練的過程沒有一帆風順,當遇到無法跨越的階段,首先要在心態上和自己和解,忘記目標和過去的感覺,關注當下。跑步或者鍛鍊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必在意一時的得失?
參考資料:
https://www.who.int/zh/home
《越跑,心越強大》喬治·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