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月
來源 | 有書(ID:youshucc)
在這危機四伏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省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花錢。
微博上曾有過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人到中年最摳門?
沒有責備,沒有譏笑,也沒有對摳門的鄙夷,大多數人都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
人到中年,擔子重了,膽子小了,越來越捨不得花錢。
亦如汪國真在《倉促地到了中年》里寫到: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曠,是生命曲線上的一個極點。」
人到中年,班要上,老人要養,孩子要管。
往前看沒有支撐,往後看都是追兵,自然花錢沒有年輕時的隨性,能減就減,能省則省。
不敢病,不敢倒,如履薄冰,連累都不敢喊。
1
有一天,幾個朋友在微信群里聊中年父母「摳門」的最高境界。
網友郭小米說:
「我爸一雙皮鞋穿六年。 洗潔精一次只按兩滴,一滴洗不幹凈,三滴浪費。 紙巾擦嘴一次只用一張,擦完嘴再擦桌子。 牙膏擠不出來了,就拿剪刀剪開。」
坐看雲起時說:
「你爸的境界比我媽還差點。 我媽洗髮水用到3/4開始加水,第二次用到3/4再加水,第三次用到3/4再加水。 一瓶至少加三次水。 手機螢幕碎了捨不得換,毛衣袖子破了把袖子剪掉當背心穿,小便攢三次才沖一次馬桶。 一條毛巾,先擦臉再擦腳,最後用來擦地。」
沙漠裡的魚補充道:
「我經常感嘆,我父母跟葛朗台有一拼。 他們是一條內褲穿到變形、褪色、松垮、破洞,不到腐爛堅決不買新的。 為了省紙洗澡之前先上衛生間。一雙塑料拖鞋穿到開口,用針線縫起來還能對付兩年。 就連包粽子的繩子都要攢起來留到明年再用。」
這些話讓我們忍俊不禁,但笑著笑著,卻又不由自主流下淚來。
作家蜘蛛在《十宗罪》里說過一句話:
「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底層最悲慘的世界。」
有人為了節省房租,住在發生過命案的「凶宅」;
有人為了少花生活費,每天饅頭鹹菜自來水;
有人為了少些花銷,下班就宅在家裡從來不應酬……
中年人的摳門不是小氣。
是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
能節省的儘量節省,能不浪費的絕不浪費。
太多能省則省里,藏著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2
高曉松說:
人生到了下半場,敵人只剩下自己。
真正的中年危機是奮鬥半生,恍然抬頭,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何處是所依。
自從家中老人年事已高,孩子又上了大學,表姐就變成了沒有最摳只有更摳的中年婦女,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網購不厭其煩看排行榜、商品評價,然後挑選價格最低的;
雙十一挖空心思研究各種優惠券、代金券,硬生生變成數學家;
為了幾斤便宜雞蛋,來回一個多小時到離家很遠的超市排擠破頭的長隊;
迫不得已請客吃飯,一定去經濟實惠用銀行卡付款能打折的飯館;
買瓶醬油都要在8塊和10塊之間,認真對比糾結徘徊……
今年過45歲生日時,原本想給自己買件新衣服,看到價格她改了主意。
轉念要去看電影,想到一張電影票幾十塊錢,她又沒捨得。
那天夜裡她悲從中來,又不敢放聲大哭,只能蜷縮著身子,咬著被角偷偷流淚。
有一天她跟我開玩笑:
「有時候真想有輛車把我撞倒就好了,賠個幾十萬塊錢;
哪怕死了或癱瘓在床,也不想再過這辛苦的生活。」
看著表姐那隱忍壓抑,又故作洒脫拿自己開涮的樣子,我一陣心酸。
突然就想到了《大話西遊》中周星馳的那句台詞:
「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在這危機四伏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省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花錢。
如果摳門能發電,中年人真的可以照亮全世界。
3
最近,一名遠房親戚被確診為胃癌晚期。
病床上的他瘦骨嶙峋,多天沒怎麼吃喝,身高1米75的壯年漢子,體重只有110斤,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其實半年前親戚就出現了早期症狀。
噁心、嘔吐,胃疼,持續的體重減輕。
那時只要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一下,早期病變完全可以得到治療。
但他一個孩子在上大學,一個在上高中,妻子體弱多病,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肩上。
想到看病要花錢,他硬是強忍著病痛一拖再拖。
直到被病魔打翻在地,依然死活不願意做手術。
有幾次呼吸困難家人讓他吸一下氧氣,聽說一小時氧氣費要幾塊錢,他說還是算了吧,能省一點是一點;
孩子還要讀書母親還要養老,家中沒有靠山沒有退路,自己這條賤命就隨它去。
曾經的我們,也嫌棄過父母的摳門和小氣。
一件外套洗到變形還將就著穿,隔夜的剩菜反覆熱著吃;
怕費電,家裡的電器幾乎是擺設,在菜市場為1毛錢討價還價,為了多賺5塊錢捨棄尊嚴……
長大後的我們才明白,人到中年的身後,有親人有家庭,必須抓住手裡的每一分錢。
《中國正能量》分享過這樣一個視頻:
從飛機上款款而下的女兒,打扮的像個小公主,但前來接機的父親,卻衣著樸素到透著寒酸。
當他張開溫暖的手臂,迎接旅行歸來的孩子時,看哭的卻是全網吃瓜群眾。
有網友說:
「我爸爸就這樣,一直都對自己非常小氣,連一件衣服也捨不得買。
但對我,他永遠都是那麼大方。」
這句話直戳人心,道出了太多中年人摳門的原因。
他們之所以如此節儉,如此努力存錢,其實和慾望無關。
只不過想給愛的人更好一點的生活。
4
2017年春節,一條「男子站40多小時不吃不睡回家過年」的新聞刷爆全網。
42歲的農民工邢萬強,為了能在節前趕到家,在狹小的車廂里站了40多個小時;
帶的方便麵吃完了,他也捨不得在火車上買吃的,就那樣硬扛著。
一句「沒事,反正不幹活不吃飯都可以」,讓人淚目。
才40齣頭的他,被生活磨礪的像50多歲,隨身兩個大編織袋裡,除了被褥,都是給孩子們買的包裝精美的零食。
一個下著暴雪的天氣,發往各縣的客車停運。
60歲的民工趙師傅捨不得打車,背著重重的行李冒雪徒步回80里外的老家。
當有人問他這樣走不冷嗎?
他說沒事,越走越暖和。
他說自己年紀大了,賺錢不容易,把路費省下來能給老伴添件新衣服。
葛師傅是位建築工人,平時住在工地活動板房裡。
由於沒有無線網,也捨不得花錢買流量,經常穿著工作服蹲在地鐵里,蹭免費WiFi和家人視頻聊天。
他寥寥無幾的私有財產是:一個水桶、一個臉盆、一輛二手自行車。
這個40多歲的大男人為了多省點錢,在上海這個大都市一頓晚飯只花6塊錢。
省下來的幾塊錢,積少成多,就能給家裡添置一件像樣的生活用品。
赤手空拳來到人間,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竭盡全力地活著。
為了多省點錢,中年人都活出了自己最卑微的樣子。
他們四面楚歌,前途未卜,唯有冷暖自知,負重前行。
累不能歇,痛不能言,無所不能,無所不行,咬碎牙齒和血吞。
每一個人,都是全副武裝對生活強顏歡笑的鎧甲勇士。
小心翼翼地撐著,風雨兼程地拼著,默不作聲地忍著,毫無怨言地扛著……
心最累,情最深,責任心最重。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vThPG8BMH2_cNUg89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