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光山十寶」,大美光山還有更出彩的

2019-10-01     大美光山

山茶油、磚橋月餅、紅薯粉條、雞公潭糍粑、觀五枚鮮桃、豫南黑豬臘肉……如今「光山十寶」可謂風靡全國。


9月29日,在信陽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光山縣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光山縣農副產品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張忠貽興奮地告訴記者說,出現在新聞聯播里的'光山十寶',如今網上的訪問量是以前的幾十倍,平均銷量是以前的20倍。豫南黑豬臘肉、磚橋月餅等更是全部賣光。」

作為農業大縣,光山縣農副產品種類豐富,其中很多是傳承文化、承載記憶的傳統食品。為解決農產品小、散、知名度不高的問題,光山縣將等特色農副產品打造出「光山十寶」商標,增加品牌辨識度,再通過「網際網路+」成批量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光山縣已建成「光山十寶」產品基地56個,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他們創新實施「電商+光山十寶」「電商+光山羽絨」精準扶貧模式,全縣培育發展網店2萬餘家,從業人員逾5萬人,發展起快遞物流公司57家,電商帶動2400戶貧困戶7300多人增收脫貧。


除了「光山十寶」讓光山人引以為傲,光山縣的油茶產業近年來更加得到長足發展,全縣油茶麵積已經超過22.7萬畝。僅槐店鄉境內的司馬光油茶園,油茶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7萬畝,覆蓋了6個村41個村民組,年產值近億元,帶動就業近2000人,幫扶609戶1831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800元,油茶產業已經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如今的光山,「官渡八景」最讓人津津樂道。光山縣搶抓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機遇,按照「改造老城、完善東城、建設南城」的思路,以官渡河區域10平方公里綜合治理為重點,累計實施路、橋、壩、點、園為重點的項目48個,建成了宜居、休閒、活力的生態南城。信步官渡河畔,司馬故里、龍堤春曉、竹影聞笛、狀元飛渡、望水登樓、潮擁金灘、官渡清波、天賜鴻禧等「官渡八景」水面競秀,一道道靚麗風景,引得遊人如織,官渡河畔成為群眾休閒、運動、健身、娛樂的首選地。


光山縣還在河畔規劃建設起官渡河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光電產業園、羽絨服裝智能化加工產業園、化纖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等四個「園中園」,逐漸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羽絨材料集散地、羽絨服裝加工基地和羽絨製品銷售中心,羽絨產業集聚區還被評為全省百億產業集群30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楊晶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hX9hm0BMH2_cNUgAe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