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現階段,傳統農業產業園區發展思路已經不適合新形勢下的產業升級、統籌開發等要求,亟需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問題,田園綜合體就是比較好的創新模式之一。位於成都郫縣白雲村的多利農莊則是一種可行的田園綜合體模式。
經過歷時三年的建設,作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項目和省、市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成都多利農莊已經正式開放,這是目前成都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六次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和有機小鎮。
【成都多利農莊】
據介紹,成都多利農莊由上海多利全資子公司「多利(成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2013年入駐郫都區紅光鎮。圍繞打造國際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區紅光鎮、三道堰鎮等6村連片規劃建設多利有機小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區域內集體建設用地約2900畝,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用地約1000畝,特色小鎮和家庭農莊建設用地約1900畝,規劃建設52萬平方米農村新型社區、63萬平方米家庭農莊和打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周邊5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發展。
多利農莊成功的秘籍有哪些呢?
1
產村相融三產互動
首批示範農莊和有機生活體驗館對外開放
成都多利農莊項目負責人張同貴介紹說,農莊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質量效益為核心、綠色發展為根本、農民增收為目的,遵循「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理念,突出「市民農莊」「鄉村創客」「造夢樂園」主題,激活都市農業的多業價值、樂游價值和安居價值,打造集農業休閒康養於一體、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六次產業全鏈條增值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和「宜業宜游宜居」的都市有機農業小鎮,形成產村相融、三產互動、城鄉統籌的綜合示範效應。
目前,已完成投資5.2億元,實施了8.1萬平方米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今年6月底可安置600戶1800餘人入住;已建成600畝有機生態農業示範區、1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分揀包裝中心;已依法取得128.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啟動了4個組團度假酒店和家庭農莊建設,首批示範農莊和有機生活體驗館已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可來體驗鄉村風光、有機蔬菜種植以及鄉村酒店等特色旅遊。
2
保險資金進入農業農村
探尋破解「三農」難題的新路徑
我們了解到,成都多利農莊項目,也開創了現代農業項目融資發展的新渠道。2016年,中國平安集團投資控股多利農莊,依託保險資金「大資本、低成本、周期長」的優勢,有效解決了都市現代農業「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的難題。
多利農莊成為「平安好生活」的承載主體,依託平安140萬銷售團隊及7000萬高端客戶資源,拓展新銷售鏈條和營銷網絡體系,2016銷售額首次突破5億元,2017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
3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農民分享改革發展紅利
據了解,在成都多利農莊項目實施中,有效地實現了當地農民的持續增收。張同貴介紹說,當地農戶以確權後的宅基地及集體建設用地入股,組建村集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多利公司合作,自主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通過整理節餘的集體建設用地掛牌出讓,實現土地整理項目收益和農民股東利益分配。目前,項目一期128.38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掛牌成交價69萬/畝,成交額達8858萬元。
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探索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開發路徑,即項目合法:取得發改項目立項、環評環保備案、招投標備案;用地合法:依法辦理集體土地不動產權證;規劃合法:依法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程序合法:依法辦理鄉村建設施工許可證;物業合法:依法辦理房屋竣工驗收備案、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和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亮點二
都市農業雙創
開設都市農業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級有機農業專家擔當導師!
多利農莊聯合中國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和上海有機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都市農業科創中心」,採取「成果轉讓+創新導師+孵化基地+服務平台」模式,開展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孵化、新技術新品種示範和有機蔬菜行業標準研究,並為入駐園區內的農業創客、合作社提供技術輔導和支撐。目前,已建立近30名導師輔導團隊,覆蓋有機農業生產、農業科技研發、園藝景觀和農村土地改革等領域。其中,上海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負責人、國家有機蔬菜標準制定者江洪出任導師之一。
作為成都市、區兩級農業雙創示範孵化園區,首期已形成300畝大田、100畝塑料大棚、10000平方米智能溫室大棚及2000平方米文創空間的農業雙創載體平台,通過設立都市農業雙創基金、提供涵蓋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投資對接、市場開發等全程雙創孵化服務等支持政策,相繼引入了創客咖啡吧、有機蔬菜沙拉吧、farm私房菜、園區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30多家市場主體入駐園區開展創業創新。
目前,全國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如火如荼;我們在此真誠地向所有為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正在做努力探索的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鄉協會也在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中,希望未來的中國鄉村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鄉村真正成為人類心靈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