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農業項目——芍藥種植分析

一、項目基本信息

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芍藥花色鮮 艷,形似牡丹,花大略香,花色有純白、微紅、深紅、紫紅、淡紅、金黃等色,有單瓣和重 瓣之分,通常栽培供觀賞的為重瓣品種。芍藥根是藥材市場上的常見藥材之一,芍藥根味微苦,有鎮痛等功效。


一、習性:芍藥性耐寒,喜肥怕澇,喜土壤濕潤,但也耐旱,喜陽光,夏季喜涼爽氣候。盆 栽芍藥盛夏烈日下易焦葉,應注意遮陰。芍藥為肉質根,根系較長,故應栽植在肥沃疏鬆、 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栽於黏土和低洼積水的地方易爛根。

二、選種繁殖。芍藥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等方法,生產上多採用 根繁殖法。秋季結合收刨芍藥,選取根粗長均勻、頂芽粗壯、無病蟲害的芍 植株,把直徑 0.5 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藥,留下具有芽頭(也稱芍頭)的 叢作種用。將作種用的芽頭按大小及自然生長形狀分塊(也稱芍芽),每塊 帶粗壯芽 2--3 個、厚度 2 厘米左右為宜。每畝芍藥根的芍芽可定植 3-5 畝大 。芍芽應隨切隨栽,如一時栽不完,可將芍芽貯藏到 20 厘米深的濕沙坑內。 三、栽植。一般於 8 月下旬至 9 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遲不超過 10 月下旬,否則芍芽已發新根,會影響芍藥的產 質量。

三、病蟲害防治。危害芍藥的病蟲害有灰霉病、鏽病、軟腐病、蠐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靈、波爾多液 治;鏽病可用粉銹寧、敵唑酮、敵力脫等防治;軟腐病用農用鏈黴素、代森錳鋅、加瑞農等防治;蠐螬、小地老虎等

四、芍藥根採收。一般於栽後第 4 年的 8-9 月,選晴天採收芍藥的老根。採收時,先割去植株莖葉,然後挖出全根,除去 ,將主根和側根剪下待加工。

二、芍藥種植的效益

自2012年中央電視台農業軍事頻道播出芍藥種植項目後,芍藥種植引發關注。各地都有成功種植的案例。但因為芍藥的成藥周期長(4-5),不易被炒作或一哄而上擴大規模種植。所以目前這個品種沒有像前幾年的金銀花、太子參、貝母這樣大起大落。在藥材中屬於比較穩定高效的項目。

各地報道的案例: 1、內蒙古日報


據了解,赤芍每畝效益在5萬元左右,遠超大豆、玉米等傳統種植業,馬克勒村建新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的成員通過種植中草藥每年的收入增加約10萬元。

湖北十堰:芍藥套種收益高

壟上行農村致富好項目:芍藥套種收益高。致富項目:種植芍藥。湖北十堰的種植戶把芍藥套種土豆及其它農作物,一種多收效益高。

據悉,近年來,即墨市龍泉街道俞家屯村村民土地流轉效益低,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收益緩慢,為了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2012年村莊從外地引進芍藥種植,經過4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今年芍藥成熟,每畝種植約400株,按目前市場價格,預計今年每畝收益4萬元左右。同時,為了迎合芍藥生長期長的特點,增加土地的產出效益,村民採取套種果樹、玉米等方式增加收入,去除成本,年均收入將達5萬元。目前該村莊已建成青島市最大藥用芍藥種植基地,總面積達150畝,今年的總收益將超500萬元。

 據了解,東興區屬淺丘地形,適合種植耐旱、經濟效益高的作物,如花生、油茶、芍藥等,其中芍藥的發展前景和綜合效益比其它作物更勝一籌。

而且芍藥是著名的藥材,根部藥用價值高,具有擴張血管、降壓鎮痛、清熱解痙的作用。種植芍藥收穫期需3—4年時間,每畝地可產5000—6000斤,市場售價7—8元/斤,除去成本2000元左右,畝收入3—4萬元/年。


1、價格

從2012以來,芍藥根作為一個大宗藥材品種,沒有像其他一些品種一樣上串下跳,如貝母、太子參、金銀花等,一直保持著穩中向上的趨勢。這與芍藥需要四至五年才能成材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因為周期長,所以炒作的、盲目跟風種植的比較少。

2、效益

僅以芍藥根產出計算,上述新聞報道中的效益普遍在25000--50000元/每畝之間。以5年成材計算,摺合每年5000-10000元/畝.年。

注意,以上效益,僅指芍藥根的收益,也就是藥材收益。芍藥除了根可以作為藥材外,芍藥籽、芍藥花均可以加工成保健品。目前芍藥籽油已經和牡丹籽油並稱頂級高端保健油類。大有取代亞麻籽油、秋葵籽油之勢。

1、芍藥可種,但應該有一定的規模,這樣容易形成產業化,開發自己的加工產品。

2、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投入包括種苗投入、土地投入、產品開發投入、市場推廣投入等。

3、目前芍藥種植處在早期。相對而言,菏澤的玫瑰種植、油用牡丹種植走得比芍藥更早,從目前的效益來看,非常不錯。產品開發也很多。芍藥可以借鑑牡丹和玫瑰種植的路子,但效益可以做得更好。

4、可以考慮套種。在芍藥中套種土豆等經濟作物,或者再楊樹林中套種芍藥,都是可以的。

5、可以跟旅遊觀光農業結合起來。畢竟芍藥的另一個功能是花朵觀賞。這個跟玫瑰、牡丹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