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學習相信很多父母都相當重視,有的父母對孩子坐在教室的第幾排非常重視,如果孩子做的靠後,父母可能會感到不滿意,甚至還會找老師進行協商;當然有的父母認為,教室地方就那麼大,不管前排後排都要有人做,只要能夠用心學習,坐在哪裡都是一個樣的。其實坐在第一排與坐在最後一排,時間長了,也會出現一些差距的,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1、上課時注意力會存在差距
事實上,在有的父母看來,教室第一排與最後一排距離相距不過幾米,因此根本沒有多大差別。但是兩者之間差距的確還是比較明顯的,因為第一排距離老師的位置非常近,上課的時候不敢搗亂,否則很容易被老師點名或者直接回答問題,因此做的第一排的學生通常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課認真聽講,時間長了後注意力往往會不斷提升。
相對來說,如果坐在最後一排,儘管也沒有在老師的視野範圍之外,但是距離老師的位置相對較遠,課堂上老師帶來的壓迫感往往會更輕,因此走神的幾率更大,時間長了之後注意力可能也會逐漸下滑。
2、在學習過程中自信心存在差距
如果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可能會經常感覺老師時刻都關注著自己,因此在學習時非常上進,學習成績也將逐漸提高。當然學習成績慢慢變好後,老師的關注力度也會逐漸增大,學習成績將得到穩定並不斷提升。總的來說,這種狀態非常積極,孩子在學習上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相對來說,如果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課堂上注意力可能會有所放鬆,老師給予的注意力可能沒有第一排高,那樣就會出現各種小動作或者不認真聽講的現象,與老師之間關係也沒有坐在第一排親近。長期下去,孩子與老師之間溝通可能比較少,在學習上往往缺乏自信。
小結: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與最後一排,其實時間長了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那麼你家孩子坐在教室的哪一排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d3Dim4BMH2_cNUg_7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