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天,10000+網咖消失:死亡比例15%

2020-08-14     鉛筆道pencilnews

原標題:200天,10000+網咖消失:死亡比例15%

記者 | 付艷翠

「過去8個月,營業2個月,收入僅僅足夠繳納電費......」

「過去1個月,忙著賤賣電腦、主機,甚至是椅子,以此回一些本。」

「我身邊幾乎每天都有經營網咖的創業者倒閉。」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過去半年倒閉的網咖至少10000家。「現在全國的網咖企業估計也就7~8萬家,現在關停的企業可能已經占到15%了。」一位創業者向鉛筆道透露。

毫不誇張地說,過去200多天,中國初代網民上網衝浪最重要的場所——網咖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浩劫。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半年時間,近10000家網吧消失

「我家附近的網咖,至今還有沒開門的。」

「前段時間我們這邊一家網咖倒閉,椅子20塊錢一把,想想老闆真的不容易。」

「前幾天我們工作室樓下的網咖倒閉了,在甩賣電腦、主機、螢幕、鍵盤、滑鼠。我們幾個小夥伴還挺心動,想著去收個二手主機回去打遊戲。」

……

疫情影響下,分別在北京、四川、廣東等地的用戶,都明顯感覺到網咖行業的艱難處境。

「今年以來,我們雖然開張運營了兩個多月,但情況不容樂觀。我們有200多台機器,但現在每天來上網的人不到50個,收入只夠交電費,連員工的工資都覆蓋不了。」一位連鎖網吧創業者張亮(化名)向鉛筆道說道。

張亮本來有三家網咖,其中兩家是去年8月新開張的。他算了算,疫情到來後,網咖開業的這一年時間裡,有差不多半年都是處於停業狀態。

上個月,無奈之下,他選擇只留下1家老店,忍痛將另兩家新開的網咖直接關閉,把店鋪也轉租出去。

「這一個月來,我們都在處理店裡的電腦、主機、椅子,就盼著能早點賣完,回一點本兒。」 張亮把電腦掛在閒魚上轉賣,一台原價大幾千的電腦只賣800元,還提供包郵服務。

張亮的遭遇並非個例。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網吧相關企業一共吊銷、註銷了6487家。在閒魚上,能看到很多賣網吧二手電腦的賣家,而且都是跳樓大甩賣價,最便宜的一台組裝電腦只要500多元。

「我身邊幾乎每天都有開網咖的朋友宣布倒閉了。」對於行業的困境,作為網咖相關行業的創業者,劉偉(化名)也深有體會。

他感覺,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倒下的網咖肯定不止註銷的這6000多家,至少也有10000家。「因為這些數據只顯示企業註銷了的數量,還有的網咖雖然關閉了,但因為營業資格證沒有到期,短期內並沒有註銷。」

另一家名為「艾爾文」的連鎖網咖品牌創始人鍾炎烈也表示,現在行業確實艱難。

艾爾文網咖是一家重運營、輕資產加盟擴張的電競網咖品牌,為網吧提供軟硬體、飲品等集中供應。目前,艾爾文加盟門店共80家,覆蓋12個省市。

「現在全國的網咖企業估計也就7~8萬家,現在關停的企業可能已經占到15%了。」他透露,他所在城市的同行,比如比較小的單體店,一直到現在每個月還在虧損狀態,「有50~60%的網吧是處於虧損狀態。」

鍾炎烈表示,他的網咖還算恢復不錯的,已經恢復到原來營業額的80%,且已經恢復盈利。但疫情剛開始,被叫停的三個多月,不算加盟店每月二三十萬的收入,光他公司每月都要損失三四十萬。

顯然,受疫情影響,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網吧現金流壓力變大,行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花樣自救:轉型手游、出租電腦、主機變礦機

為了活下去,網吧老闆們不得不展開一系列自救計劃。

最近兩三個月,鍾炎烈的網咖一直在陸續恢復營業。在這期間,除了最基本的消毒防疫工作外,為了讓上座率高一些,公司更加注重內部管理的標準化了。

在運營恢復期間,鍾炎烈還在線上策劃了不少遊戲互動、工會活動、遊戲競賽等營銷宣傳活動。

他介紹,網咖行業也要看品牌效應,連鎖品牌本身具有一定的品牌力,所以即便在此前虧損了一些,但公司旗下的30多家網咖店,一家也沒有關停。「加上現在泉州還有部分網咖沒有開業,我們又在環境、衛生、電腦配置等服務上做了很大功夫。」

上述創業者劉偉也是在疫情中堅持求生的創業者之一。

他的公司主要從事網咖行業內的軟體開發,為網吧行業提供行業類軟體及網咖智能服務。因此,作為下游供應商,網吧行業受到打擊下,劉偉的公司也不好過。

「我們公司光人工成本每月就需要100多萬元,但我們已經2年時間不需要做融資了,因為靠自身的營收就能過得很好。」劉偉透露,因為疫情,他不僅將去年就做好的出海計劃取消,今年還有4個月的時間不能正常工作,現在也還處於恢復期。

疫情對實體行業的影響確實很大,而網咖這一帶有娛樂屬性的行業,受影響程度又與電影院相當。

劉偉無奈道,「只要有城市有一、兩例確診新冠病毒的,可能餐飲等服務行業還能開工,但網吧這類企業就只能關停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他也擔心網咖上座率的恢復情況。

「我保守估計,疫情過後至少3~5%的人,不會去網吧玩電腦了。」劉偉分析道,現在20歲上下的年輕人,都在玩《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手游,他更擔心大家在家時間太久會形成打手游的習慣。

因此,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劉偉已經做好了轉型自救的打算。他透露,他已經準備弱化網咖開發軟體的業務,轉而做一些移動端的遊戲開發。

除了加強營銷和尋求轉型,更多的網咖則是用漲價的方式來止損。

上述創業者張亮就是其中一員。他表示,網咖並非剛需場景,本來恢復營業後,還是按照之前的價格更能留住一些客戶。「實際上,價格低必然虧本,不提價確實沒法活了。」

此外,不少網吧創業者們,更是開啟了「花樣自救」模式。

白夜網咖創始人蘇建曾向媒體表示,其在北京有20家網吧,每家網吧的微信群有百八號人。為了便利用戶在家上網,他就推出了電腦租賃服務。「一共標準和豪華兩個配置,半月起租,價格三到五百不等。」

他還透露,多數網吧在疫情期間都推出了電腦租賃服務。甚至有網吧老闆會將主機變成礦機,用來挖幣。

網吧是被資本拋棄的夕陽產業?

事實上,即便沒有疫情,網咖行業也在走向衰落。

網吧興起於2000 年前後,但隨著網際網路和家用電腦全面普及,以及手游市場的興起而開始走向下坡路。劉偉坦言,現在國內入行做網咖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且行業每年在減少1~2%的企業。

事實確實如此,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全國網咖類企業註冊量已經連續4年下滑,其中2019年新增註冊4667家,為過去10年中新增註冊量最少的一年,但當年吊銷、註銷數量卻高達14773家,是註冊量的3.3倍之多。

就連資本也開始「繞開」這個行業。

「我們對網咖相關行業關注得非常少,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夕陽行業。」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直言,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起步、成長、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而網吧行業已經在衰退期。

楊歌解釋,第一,這兩年從電腦遊戲轉向手機遊戲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便最近幾年,行業一直在謀求轉型,改頭換面成網咖、電競館,但這也改變不了網吧主要經營是靠網遊的事實。

2013~2015年開始,隨著4G網絡的升級,智能化手機的螢幕解析度、處理器的提升和普及後,市場已經形成了終端化手游的環境。

到2016年之後,更是有大量開發商開始在手游市場競爭,且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三國志》等移動手游佳作頻出。反觀PC端遊戲,近年來已經顯少有現象級新作,而作為PC端遊戲線下體驗店,網吧行業未來的處境可想而知。

第二,隨著智慧型手機、電腦設備的普及,網吧的工作屬性也已經消失。楊歌回憶,20年前,他去網吧時,大概有10%的人是因為需要發布郵件、聊MSN等工作需求,但現在這一需求已經完全消失。

第三,像網吧這類聚集性的企業,為了防疫安全,確實受疫情影響較大。

第四,網吧的主要群體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疫情期間,學生們在家上網課,延遲返校,也一定程度影響網吧的上座率。

不過,楊歌也表示,現在國內並不是所有的網咖市場都處於下坡路。目前,廣東、福建和海南三省的網咖市場發展的還可以,因為這裡的年輕人有在一起打遊戲、聚會的習慣。

「只是我們肯定不會在網咖行業投入資金。」儘管網咖的市場需求還是存在,但基於經濟趨勢的分析,楊歌對網咖行業的長期前景還是持悲觀態度,網咖這個行業還是會被如手游館、桌遊店、密室逃脫主題館等新鮮事物代替,就像20多年前的插卡遊戲廳已經幾乎不見一樣。

雖然資本不看好,但還是有很多創業者進入這個傳統的行業。

上述創業者鍾炎烈對行業的未來並不悲觀。他認為,如果將服務與需求配位,將線下消費場景與電競結合做升級,做好運營營銷,行業還會有一些機會。

對於目前市場的低迷,他認為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平時有網吧不注重管理機器,反而在打價格戰,靠便宜吸引用戶。疫情後,這部分個體,基本都已經出局了,留下的玩家反而是行業里的佼佼者。

劉偉也透露,經過疫情後,行業里意識比較老套的網吧從業人員正在逐漸退出這個行業,一些有想法的創業者開始凸顯出來。

「最近在酒店裡開『網咖』的生意就特別火爆。他們會在酒店裡放上5、6台電腦,每天收兩三百塊錢,用戶們不僅可以在這裡開黑,還能睡在這兒。」劉偉期待,在疫情的逆勢之下,行業從業者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創新,走出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O-h7XMBd8y1i3sJfU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