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做了520個幼稚園後,他覺得設計不重要了

2019-12-12   預製建築網

來源:AssBook設計食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彩虹色? 小動物?

幼兒園不是遊樂場


「史上最幼稚大叔」——


日比野拓再次刷屏。


《這個幼兒園保留了這種高度的坡,好多小孩爬上去以後就排排站著哭》。


我認為這是「一席」今年最好的演講。



內容可愛又生動。


與所有人的記憶、情感和對未來的期待發生了互動。


更有趣的是——


這個47年做了520個幼兒園的日本大叔,最後竟然覺得:


設計不是最重要的。


不禁讓人好奇,這個想法是從何而來?



01

幼兒園不是遊樂場


沒有彩虹。


沒有小動物。


不那麼「可愛」。


日比野拓的設計中通常並沒有太多的兒童元素。


簡單的木色地板和屋頂,白色的牆,明亮的落地窗,是他設計幼兒園的主要元素。


他刻意設計出「最樸素」的幼兒園。



中國的絕大部分幼兒園和他的設計不同。


或者說,截然相反。


也和我們日常對幼兒園的刻板印象出入很大。


為什麼?


因為日比野拓認為——


幼兒園不是遊樂場。


這是日比野拓最重要的設計理念。


幼兒園裡的主角是孩子們,如果像遊樂園那樣亮麗搶眼,反而會關注不到孩子,我們希望當別人看到幼兒園的照片或者錄像時,最顯眼的一定是孩子,所以我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樸素的材料。


在日比野拓看來:


那些看似好玩、可愛、色彩鮮明的設計,都不是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的。


孩子們有自己的世界。


他們渴望成長,渴望與自然接觸。


他們需要留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



對於中國的幼兒園設計,日比野拓的表達也很直接:


中國現在的幼兒園,有點像日本幼兒園十年前的樣子。事實上,日本的幼兒園也是在這十年當中得到快速發展,才成長為現在的樣子。


日比野拓說的比較客氣。


我們來看下國內的幼兒園「日常」都長什麼樣……


這是王子和公主的幸福滴生活的城堡。



這是葫蘆娃版彩虹房子。



這應該是「花花春天動物園」吧……


有沒有辣眼睛?


我們和日本的差距,絕不是「審美」兩個字那麼簡單。


最本質的差別,來自於認知:


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好幼兒園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日比野拓在設計中反覆強調這個觀點。


真正做好幼兒園,就要學會用孩子的視角去理解世界。


02

好的幼兒園都有點「危險」


日比野拓的孩子視角,來自他的童年記憶。


那時他家鄉在一片鄉村野地。


那裡的森林、稻田、溪流,都成了孩子們玩耍的遊樂場。


我小時候的幼兒園只是一個長方形、裡面隔成幾間教室的建築物,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設計,所以我小時候常常喜歡去外面玩耍,我的母親也總會支持我盡情地去和小夥伴遊戲。



這是日比野拓童年的家。


不出門的話,院子就是他遊戲的天堂。


一輛小小的三輪車。


一個玩具球,鳥籠里的彩色鸚鵡。


屋裡的水泥地,不小心從台階上摔下來的話,會撞得特別疼。


3歲的日比野拓當然摔過!


我現在已經43歲了,可還是記得那疼痛的感覺,可見人在6歲之前的記憶其實是非常深刻的。


這種充實、愉快的童年經歷,正是日野比拓設計的源泉。


作為建築師為孩子們進行設計的時候,他希望能為孩子們帶來快樂的體驗。



在他的作品中,總能看到童年的影子。


還有他3歲時的疼痛記憶


就是這樣的童年回憶,讓日比野拓的設計充滿了一種——


真實感。


不僅「假的」顏色他不用,「假的」材料他也不會用。


人造草坪、人造石、復合木板,他都拒絕使用。


在日比野拓心中,木質結構是比混凝土更好的材料。


我認為如果真的為孩子們著想,還是儘量選擇自然真實的材料,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



假的「安全感」日比野拓同樣不會採納。


在他看來,危險的幼兒園是「成長教育的必修課」


這和大部分幼兒園設計者的看法不同。


比起「安全」,日比野拓更強調「興奮」。


理由很簡單——


沒有一個建築能百分百保證孩子的安全。


離開幼兒園,孩子們仍然要面臨同樣的安全問題。


我想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也是跌跌撞撞地一路成長起來的,在童年經歷摔倒、受傷並不是一件壞事,下一次孩子們就會動腦筋讓自己不再摔倒,即便再次失敗,也是成長的過程。



03

設計不是藝術品,更不是最重要的


日比野拓認為,幼兒園設計需要服務兩類人:


客戶和使用者。


客戶就是幼兒園的創辦者和管理者。


使用者就是孩子們。


讓他們滿意,是日比野拓的最大動力。


我覺得能讓我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動力,一是讓客戶滿意,呈現一個最好的設計給他們;另外一個是讓使用者滿意,也就是能讓每一個孩子感到快樂。


相對於這些,個人的喜好和設計理念,都不是最重要的。


建築不是用於展覽的藝術品。


因為藝術品是可以換到別的地方進行展覽的。


但是建築是只能在某個區域發揮最大的作用。



所以日比野拓有一個結論:


幼兒園的成功與否,關鍵並不在建築上。



他認為建築是為了輔助教育。


目的是讓教育更有成效。


因此,一個幼兒園有什麼樣的教育方針,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幼兒園的設計沒有什麼「固定模式」。


成功的幼兒園設計,只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配合老師們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效果更顯著。




04

好奇心是所有事的動力


在47年的設計中,日比野拓一再強調好奇心。


他說:


不要剝奪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讓他們畏懼失敗,讓他們勇於挑戰。


因為與其告訴孩子們答案,不如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自己思考、行動,這才是幼兒園存在的意義。


即使是大人,也能在日比野拓設計的幼兒園中,獲得久違的童趣。


我們一起看下他近期的作品,體驗下重回童年的趕腳。


1.玩轉自然

——無遊樂設施園舍

MRN Kindergarten

Miyazaki, Japan



這個幼兒園活用現存樹木和庭院,像普通農舍一樣。


在變化豐富的環境中,該園區不放置人造遊戲設施,僅是在現存的的大樹周圍設置了水池和假山。


自然所帶來的豐富變化,刺激孩子們對遊戲的創造積極性。



2. 爬山坡咯

——庭院延伸幼兒園

Kinari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Shizuoka, Japan



建築造型以當地特色遠州織品為設計理念,讓園舍和地方文脈緊密相連。


園區內部庭院設計了起伏不平的小山坡,坡地形態綿延至室內則變成了半環形階梯。



3. 街景幼稚園

——街道旁遊戲角

MN Nursery

Kanagawa, Japan



這是由保育園室內改裝項目,沿街方向設計了折低矮的曲牆,營造出多樣的遊戲空間。


保育室


4.「上躥下跳」

——兒童垂直城市

KO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Ehime, Japan



園舍通過遊戲讓孩子鍛鍊身體,採用了「攀爬」「前栽」「跳躍」等多種活動設施。


環遊大廳的走廊和衛生間,都能成為孩子們的遊戲場所。



5.貨櫃超人

——「少就是多」園舍

發育支援Kiitos羽村

Tokyo, Japan


這是一座容納發育障礙的孩子的支援事業單位。


它採取最簡單的形式,讓孩子們專注於刺激感官的「看·聽·聞·摸·嘗」體驗。



經常有人問日比野拓:


是什麼讓他堅持做了40多年幼兒園?


日比野拓開心的說:


所有的事物都為我設計幼兒園設計提供了靈感——天空流動的雲、隨風飄動的樹葉、奮力前進的螞蟻、人們跳躍起來時露出的笑顏等等。


就像一個孩子第一次看見世界的種種,我對所有的事物充滿了新鮮感。這也是我堅持設計兒童環境的理由。


在日比野拓身上,不僅僅有日本建築師特有的匠人精神。


我們還看到了建築師稍有的那種「天真爛漫」。


在一席的現場,他不止一次的說:


「可愛吧?」


這種「孩子氣」正是他在這個狹窄領域堅持下來的原因。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日比野拓在中國的項目頁越來越多。



在他的事務所官網上,預計2019年完工的幼兒園,全在中國。


2017年,日比野拓在中國一次講座上,表示:


在10年後,中國幼兒設施將引領世界。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史上「最幼稚」大叔——


日比野拓可以把事務所做到100年。


做出他的第521個、522個……第1000個幼稚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