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多年後,估計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拿到高考卷子能看得懂的也就只有語文,最有興趣的也就只有高考作文了。但偏就有些「不省心」的牛人,硬是寫出了些我們看不懂的作文。
2009年四川考生黃蛉用甲骨文寫了篇作文,雖然因為跑題只得了6分,卻令大家驚為天人,最後本來只能上三本的他被名校四川大學錄取。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1年他的「一對一教學」導師認為其為人浮誇不願再教。同樣是2009年,湖北武漢也出了一位高考滿分作文,這次是一首1000多字的古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者是湖北才子周海洋。因為切合題目,他得了滿分,最後被三峽大學錄取。
其實除了以上兩位,高考寫文言文、古詩等「奇葩」作文的考生不少,但被網友稱為「最有出息的高考滿分獲得者」卻只有一位,他就是2001年的高考全國卷作文滿分獲得者蔣昕捷。19年前他寫的作文名叫《赤兔之死》,在當時轟動一時,而後他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
畢業後,優秀的蔣昕捷進了報社工作,本來大家對他的關注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在2010年3月因為一篇報道這位優秀的小伙子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當時他發表了一篇關於回收油的文章,因為此文這個問題被搬上了台面,各地開始了治理活動。在這件事情上,人們在蔣昕捷身上看到了一位記者職業素質,後來有人稱其是「這是我見過最有出息的高考作文滿分獲得者」。
事情過去多年後,讓我們再一起來看看當年蔣昕捷寫的《赤兔之死》,看看他的水平到底如何?當時的作文題目是說有個年輕人在過河時,遇到風浪,背了健康、眉毛、才學、金錢等7個背囊的他不得不丟掉其中一個,最後他選擇丟掉了誠信。要求以誠信為主題寫一篇作文,字數800以上,頗有意思的是題目上赫然寫著:文體自選。所以蔣昕捷寫一篇關於誠信的文言文就自然不跑題,也不違規了。筆者為大家截取其中的一段,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實力:
這篇文章是作者虛構的一個故事,說的是當年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後,其坐騎赤兔馬也被孫權賜給了馬忠。誰知赤兔馬忠烈,竟絕食數日,於是孫權派通曉馬語的江東名士伯喜與赤兔溝通。於是赤兔說了以上這段話後,便伏地而亡。
這篇文章通篇用的是文言白話,就節選的這段來看,其實是寫得很有水平的。首先,作為一位高三學生,考生能在短時間能寫出這樣的千字文,而且講的正好是誠信問題,這就不是提前準備好的,可見作者才思敏捷。其次,從文中關於呂布、董卓、袁術、關羽等人的描述來看,作者對三國人物是了如指掌,可見其平時歷史等是有涉獵的。再次,從語言本身來看,「駢死於槽櫪之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等妙語的引用都是頗為地道的,可見其對文字的掌握能力是極強的。
高考作文,一方面考的是學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文字功底,這篇《赤兔之死》立意新穎,筆法老道,給判個滿分是說得過去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