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之前,歷朝歷代的男子基本都是留著長發,梳成長辮子披在身後,或者挽於冠內,髮型雖然說沒有女人那麼錯綜複雜,但是梳理打扮起來也很是麻煩,看到那些清朝的老照片,我們不禁要問:
男子為什麼要將頭髮編成小辮子呢?他們又是如何清理呢?
辮子由來以及用途
在清明朝時期,在中國呢,被分為兩群人,滿族人和漢族人,其實在清朝之前漢族的男子是不留辮子的,留辮子是滿族的習俗,在一些電視劇里我們可以發現,滿族人不管男女都編有小辮子。
在1621年的時候,努爾哈赤攻下了遼寧瀋陽,當時便大規模的要求強迫漢人剃髮留辮,一直到1644年,攻占了北京南京之後,便直接下達剃髮令。
中國古代的時候有一種說法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說剪頭髮便是對中國傳統思想的褻瀆,當時很多人寧願死也不剪頭髮,所以便出現了我們所熟悉的「
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等,當時同時也下達了許多命令,比如什麼「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類的命令,同樣漢族也有「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口令,所以也死了很多人。之後清朝統一,統治者是滿族人,政權強大,於是剃髮留辮便成了滿漢共同的習俗。
滿族人一開始依靠打獵捕魚來生活,披著頭髮比較累贅,所以便把前面頭髮剃了,後面的頭髮梳起來,這樣子
做事情方便,還有一種說法是可以當做
枕頭,因為頭髮長,盤起來便是一個小枕頭,就可以睡覺。
辮子有多髒,應該如何清理
我們現在女孩子都喜歡留長發,對於自己的頭髮也是比較愛護,現在女孩子留的頭髮打理愛護起來也不是特別多容易,那麼對於清朝男子那麼長的頭髮,他們應該怎麼打理呢?
錢雖然說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錢權不管到哪個時期都比較受用,達官貴人對於自己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是比較注重的,當然辮子也不例外,他們也會派人專門洗頭髮,整理辮子,香料,頭油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對於普通貧苦人家,清理頭髮就沒有那麼頻繁了,溫飽都是問題,更不要說別的方面,對於他們來說掙錢養家才是關鍵的,所以在這些方面也沒有太多關注,所以就很髒,到了夏天也會有異味,我們現在如果兩天不洗頭就會有味道,更不要說他們
一兩年不洗頭的了,結果可想而知。兩個對比一下,所以,在清朝如果遇到辮子又黑又亮且沒有異味的,他家裡一定是有錢有權的。
對於清朝辮子的評價
現代有一種流行是漢元素,雖然辮子是清朝男子所特有的,但是現如今也有很多人模仿,現在我們對於這個辮子是沒有太多評價的,畢竟沒有見過真正的,那麼之前有一位英國人來到過中國,他是如何描述的呢?
對於清朝辮子,在清朝光緒時期的時候,有一個英國傳教士來到了中國,他叫麥羅德,他去了好多地方,發現了很多奇怪的東西,
女人的三寸金蓮,男人的長辮子,麥羅德當時為了融入這個大家庭,也留起了長辮子,人們也稱呼他為「洋道士」。
不過之後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將頭髮剪掉了,留起了自己的短髮,因為他覺得麻煩並且髒,他發現雖然自己沒過多長時間洗一次頭髮,可是別人不洗啊,每次到了人群密集的地方,總會聞到異味,那股味道聞起來讓人想吐。連國外人都受不了了,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麼堅持下來的,這個習俗還持續了好幾百年。
結語
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肯定是不斷糾正改變的過程,不管是自己國家的文化,還是其他國家的文化我們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代的女孩子小腳裹足,男孩子髒辮等還有一些其他不好的流傳較久的風俗,在民國時期引入西方潮流之後這些都被捨棄了,做什麼事情都會拿中國的和國外的進行對比,逐漸有一些「洋氣」之類的說法。
隨著社會逐漸進步,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好,所要求的也不僅僅只是吃飽穿暖,還有吃好穿好,在其他娛樂興趣愛好方面投入也越來越多,也有了現在
五彩繽紛的社會現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uIht3MBd8y1i3sJku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