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家輝,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尤其是近兩年,憑藉著一句「大噶好,吾系渣渣輝」的蹩腳普通話,張家輝可謂是刷新了人們以往對他的印象。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張家輝低調,做事專注,也有一些不苟言笑。對待表演十分認真的他,更是力求表演的時候每一刻都表達完美。
而在張家輝42歲的時候,他終於多了一個新稱呼:影帝。
在外人看來,影帝這個稱呼是光鮮亮麗的,它把張家輝推入了一個新階段,也讓張家輝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但只有張家輝知道,他的影帝之路,走的其實並不順暢。
1、申請當警察被拒絕 因而走上演員之路
張家輝1969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一個普通家庭里,除了他之外,張家輝還有三個姐姐。原本的幸福生活因父親離家而被打破。
由於父親出走,家中所有重擔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困難。
懂事的張家輝在14歲時就到街邊賣汽水,之後又輾轉到五金工場做學徒,只為給媽媽分擔經濟壓力。
因為喜歡當警察,張家輝在1984年的時候考取了警察訓練學校,並且成為了警員。
可惜的是,當張家輝在四年之後申請當便衣警察時,被上司拒絕,因而離開警隊。
辭職後的張家輝和老同學一起去影視公司做幕後工作,湊巧的是,因為當過警察,所以在公司拍《壯志雄心》這部警察電影的時候,他有幸獲得了其中一個角色。
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把當時對演戲毫無經驗的張家輝推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因為剛出道,沒什麼名氣,張家輝的演員之路最初走的十分坎坷。做過最多的工作就是跑龍套,但只要有工作找他,無論是多小的角色,張家輝都願意去拍。
當時的張家輝被人稱為龍套之王,在劉德華、周星馳等明星的戲中,都可以見到張家輝跑龍套的身影。
有句話說的好,所有看起來的幸運,都源自堅持不懈的努力。在跑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龍套之後,張家輝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機會。
2、多年蟄伏只為2008
2008年,由謝霆鋒、張家輝主演的電影《證人》上映,影片講述了因為一起車禍,幾人的命運相繼發生改變最後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謝霆鋒飾演的是男一號,扮演了一位警察,戲份從頭到尾。而張家輝則在影片中飾演一位匪徒,在影片開始的二十分鐘後才出場,每次出來的時間也沒有五分鐘。
戲份雖然不多,但張家輝在僅有的出場時間內,把一個壞人演繹的既讓人恨之入骨,又讓人深感同情。這等演技,可不是一般演員所能達到的功力。
在影片中,張家輝既是殺人不眨眼的反派,也是深深愛著妻子有著難言之隱的可憐人物。
戲份雖少,但出彩。一出場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家輝飾演的洪荊面目陰冷,眼球渾濁,滿臉的疤痕,就像一個動作緩慢的喪屍一樣。
這個人物的狠表現在他可以平靜的抽著煙,看著被他折磨的人質一點一點死去,而不表露出一絲反應。
2009年,張家輝憑藉在《證人》中的精彩表現,榮獲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這個跑著多年龍套的男人,終於在這一刻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而在張家輝被宣布獲得影帝時,還有一個人,比他更激動,這個人就是他的妻子關詠荷。
人們常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句話用來形容張家輝和關詠荷可謂是再正確不過了。張家輝如今的成功,也絕對離不開關詠荷的幫助。
3、富家女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
張家輝和關詠荷的相識過程頗有點像偶像劇的通俗套路。
兩人同在TVB工作,只不過那時關詠荷是電視台的當家花旦,而張家輝卻還是一個萬年龍套王。
兩人雖然同處一個公司,但並沒有什麼交集,直到有一次二人在合作一部戲的時候,張家輝因拍戲太苦,躲在角落裡傷心,善良的關詠荷主動安慰了他,兩人的緣分才從此結下。
有一次,關詠荷結束工作從國外回來,張家輝去接她,對自己沒自信的張家輝開口約關詠荷吃飯,卻沒想到,關詠荷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
之後,兩人日久生情,決定在一起。
由於名氣的相差,二人剛在一起時遭到了許多的流言蜚語。人們心中都接受不了漂亮又有名氣的關詠荷選擇一位沒名也沒錢的窮小子。
對於流言蜚語,張家輝也萌生了自卑和退縮的想法,但關詠荷卻鐵了心的要和張家輝在一起。
為了和張家輝在一起,本來家境很好的關詠荷,從家裡豪華的房子,搬到了不到30平的廉租房。
不僅如此,關詠荷還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在2003年的時候義無反顧的和當時一無所有的張家輝結了婚。
婚後的關詠荷為了能讓丈夫更安心的打拚事業,甘願退出娛樂圈,選擇默默的支持張家輝。
張家輝曾說道,在他最灰心、最失望的時候,妻子關詠荷從來沒有給過他任何壓力,就算是他沒名氣、沒作品,關詠荷仍然默默的陪在他的身邊,並且告訴他:「慢慢來,一切都會有的。」
關詠荷的這句話讓張家輝十分感動,並且也得到了動力。
2009年,沉寂多年一直沒有多少名氣的張家輝憑藉電影《證人》獲得了七料影帝。在宣布自己獲得影帝的時候,張家輝起身先給了妻子關詠荷一個吻,而此時的關詠荷早已泣不成聲
因為只有她知道,張家輝如今的成績是他多少個失敗和忍耐所獲得的,也只有她知道,努力了多年的張家輝有多麼想要通過這個獎項從而證明自己。
影帝這個獎項把張家輝的事業推入了一個最高點,他的片酬開始變高,工作越來越忙,名氣也越來越大。
成名後的張家輝,也曾被媒體問道,最希望做的事是什麼。
而他卻回答了想要退休,早點陪老婆。
張家輝如今取得的成績,和他對家庭一如既往的態度,也恰恰說明了關詠荷當年的選擇並沒有錯。
如今已經出道三十年的張家輝,早已度過了那段被叫做龍套王的時光。現在的他,事業名氣雙豐收。而在張家輝的身上,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導演。
4、從演員到導演,不變的是他精益求精的態度
張家輝之所以當導演,是因為一個契機。
那個時候,張家輝演了一部鬼片,投資方讓張家輝做了執行導演。因為好勝心,張家輝把這個身份接了下來。
而電影上映後,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張家輝總感覺拍的和他的預期相差太大了。
於是,張家輝萌生了想要自己做導演的想法。
2014年,張家輝首次執導了電影《盂蘭神功》,並由張家輝、劉心悠、吳家麗等主演。影片最終獲得了6百多萬港幣票房。對於首次做導演的張家輝來說,這個成績給了他莫大的鼓勵。
從演員到導演,這其中並不是只有身份的轉變。作為導演兼演員的張家輝,對於拍攝的環境、特效、人物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張家輝親自指導。
尤其是拍攝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步驟,都容不得一點馬虎。
因為身份的不同,張家輝在執導電影中多了許多的擔憂,例如票房問題。
正如張家輝所說,電影票房的好壞,決定了投資方是否賺錢。他不想讓投資方賠錢。
雖是如此,但張家輝依舊享受做導演的過程,因為作為導演,他可以緊握主動權,也可以更多的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來去做電影這個事情。
而作為導演,在拍攝現場中,張家輝比以往還要嚴謹、嚴肅。
曾經和張家輝一起合作《低壓槽》的何炅曾在微博上說過,開拍第一天,光何炅一個抽煙的鏡頭,就拍了整整八遍。
張家輝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開會。收工之後,張家輝還在研究下一場的人物心理與場地等,過程十分辛苦。
但正是因為張家輝的這股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執導的幾部電影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口碑與票房。張家輝的轉型,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5、堅持和努力缺一不可
命運有時真的很奇怪,往往一個轉折點就能改變人的一生。
如果當初,張家輝並沒有離職,而是繼續當著一位交警,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七料影帝。
如果當初,張家輝在面對無數個龍套角色,選擇了放棄時,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優秀導演。
在張家輝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幸運二字,也看到了堅持和努力,而更多的,是他對於角色的把握和演技的把控。
其實近兩年,張家輝的作品真的是高產,基本上每年都可以看到張家輝好幾部作品上映。
無論是《證人》里陰狠冷靜卻又可憐的洪荊,還是《使徒行者》中擁有雙重身份的藍爵。張家輝都能讓人很快的走進角色的世界,並久久抽離不出來。
上天從不虧待任何一個努力而又堅持的人,張家輝的成功絕對不是只靠運氣。而如今的張家輝事業家庭雙豐收,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r2NIG8BMH2_cNUgHHu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