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4期文化產業評論
1月15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TME」)宣布收購中國知名音頻平台「懶人聽書」100%股權。交易完成後,TME將攜手懶人聽書,對網絡文學優質內容IP進行有聲化價值探索,滿足長音頻在精品內容、場景推薦、智能交互、定製服務等各個維度上的用戶「聽覺」升級需求,助推長音頻在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層面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現在看來,2021年文化行業的第一個風口,要從長音頻市場開始吹動了。
作者 |梁鑫(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高小辰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376字 | 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圖像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各式各樣的短視頻和直播轟炸視覺——在碎片時間裡,人們不是刷抖音、快手,就是泡在B站視頻里awsl。那麼,視頻平台之外,還有什麼媒介形式能夠真切地陪伴著我們呢?
其實,尚有一些更有趣的聲音值得在意。 而長音頻,將是我們在目光之外要另尋的那一片新天地。
根據去年的《全球有聲書市場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美國和中國的有聲書規模位居全球前兩位,按照目前發展速度, 中國將在2022年成為全球有聲書市場第一大國。」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各種有聲文化內容、播客創作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將進一步縮短甚至消解。這樣一個充滿想像的聲音娛樂生態,足以讓人側耳期待。
為什麼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能夠如此肯定地說,長音頻會為聲音娛樂生態提供新的想像呢?通過下面這組數據,答案實則一目了然:
- 長視頻行業拉鋸了15年,行業滲透率達到77%;
- 短視頻行業的爆發僅用了4年,行業滲透率突破75%;
- 數字音頻行業歷時9年,行業滲透率卻只有8.57%。
一直以來,在「眼球經濟」下,音頻行業似乎處於一種「啞言」狀態。 2020年後,「耳朵經濟」概念的蓬勃,才讓行業捕捉到了新的發聲機遇。彼時,網絡音頻類應用的使用時長占比達到了10.9%,僅次於第二名網絡視頻的12.8%。
而在音頻賽道中,最引人矚目的細分市場便是有聲書,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50%以上的播放量。這個聲勢漸響的長音頻領域,也因此迎來了核心玩家的核心動作:TME收購懶人聽書100%股權。
2020年初,在那場盛大的「腦海發布會」上,TME宣布推出長音頻戰略,至今已經過了快一年時間。 一方面,TME通過業內外的生態聯動,為長音頻業務帶來了許多資源整合的機會;另一方面,TME平台內的音頻內容池日趨豐盈,在消費升級的契機下引領音樂領域新消費風潮,極為有效地持續拓展著行業生態邊界。
為了更好地承上啟下,2021年, TME將全面布局長音頻,以龐大的用戶群為核心依託,構建起產品創新體系和內容生產優勢;通過懶人聽書對網絡文學優質內容IP進行有聲化價值探索,不斷縱深外延文娛產業鏈能力;加速音頻戰略的推進與有效落地,致力於滿足長音頻在精品內容、場景推薦、智能交互、定製服務等各個維度上的用戶「聽覺」升級需求。
精品內容推進文化價值更迭
優質長音頻為用戶帶來情感新陪伴
16年前,喬布斯用「播客」一詞來概括了音頻領域這種突破性的傳播發展形式。16年後,這個潛力巨大的分區里, TME作為一位孜孜不倦的「尋音者」,仍然在深度探求聲音內容可以釋放出的廣泛價值——發揮有聲閱讀載體的影響力,培育內容新生力量,助力經典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播,激發全平台的音頻活力,從而助推行業生態進入新階段。
新階段下,長音頻的價值釋放和進一步升華,主要集中在 文化內容表達和 媒介場景陪伴兩個層面:
首先,是有聲內容池的多元擴容化。長音頻通過對經典作品、優秀文化的再演繹,使之連結至泛娛樂的聯動圈層,是一種對精品文化內涵的創新表達。
具體來看,長音頻潛力拉動的不僅是行業成長,同時用戶內容需求也在隨之增長。根據艾媒諮詢的報告,有七成受訪者樂於對泛娛樂類內容進行付費,對趣味段子、相聲曲藝、情感調頻和正能量內容等均有所期待。其中,類型小說最受追捧,用戶普遍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有聲書反響熱烈。
由此可知,一個崇尚文化消費的時代已經來臨,優質的內容IP將會是音頻行業最具優勢的標的。 據悉,截至2020年9月30日,TME平台的長音頻內容池中,IP授權數量增至去年同期的四倍,尤其是文學作品、廣播劇和脫口秀等類型的長音頻內容增長迅猛,優質現象級網文IP保有量居行業前列。
而在2012年成立的懶人聽書,則是中國領先的音頻平台之一,旗下坐擁有海量現象級文化經典與原創IP有聲作品,包括《大江大河》《白鹿原》《長恨歌》《老人與海》《斗羅大陸》等知名人文作品與經典名著叢書。
於是,推動上述這些優質文學IP內容的商業化與內在價值釋放,便成了TME長音頻戰略的重要目標。
圍繞長音頻戰略,TME啟動了在網絡文學、影視、動漫、綜藝等多個領域的布局:一是加大投入,簽約培養該領域優質主播,比如莫大人、蕊希等;二是發力有聲書,與閱文、縱橫中文、17K等平台達成合作,並引進《慶餘年》《斗破蒼穹》《全職高手》《盜墓筆記》《雪中悍刀行》《劍來》一系列現象級IP,以及與快看漫畫、有妖氣、漫漫漫畫等國漫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
在懶人聽書加入TME之後,一方面,其龐大的有聲讀物內容庫將迅速擴充TME的音頻內容池;其次,懶人聽書的內容製作能力也將極大地促進TME有聲讀物精品內容的產出。而越來越多的差異化優質聲音內容的出現,也 能進一步為產業帶來更多文化張力。
這對於具有典型性的優質文化內容來說,是一個多方位的價值矩陣。藉助TME生態的聯動效果,懶人聽書平台內的評書、相聲、曲藝、戲曲口傳類等非遺大師名作,還有《你好呀!故宮》《出發啦!敦煌》《文物的時空漫遊》等文博類音頻節目,都將獲得更多想像力和可能性,以更多嶄新的思路,更快速走上文化現代化之路。
其次,是有聲化媒介技術的場景轉化。長音頻象徵著藝術和技術的一種融合,它以情感陪伴的方式,達到與當代青年群體在人生體悟層面上的共鳴。
音樂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這一最悠久的媒介,陪伴人類走過了無數時光。而今, 聲音在新時代以各種方式被重新激活,當有聲創作者將情感、理念附於聲音之上時,它就變為了可以共情的一種頻率。
當下,我們走入了一個聲音技術高度發達的年代,移動音頻媒介的發展:無線耳機、降噪耳機等硬體的升級,車載音響、智能音響的廣泛落地,都將推動長音頻走向全場景化。
因此, TME為滿足不同場景下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將持續挖掘聲音的情感價值與社會價值,利用音頻在多元環境中顯現的高滲透性和兼容性,提升全場景聯動的效率;以更加細分化、圈層化的平台能力,為用戶築造全場景音頻體驗,打造全天候的無縫聽覺生活。
試想一下,在全場景中,我們和長音頻的一天將會這樣度過:早上音樂鬧鈴把你從睡夢中喚醒,通勤路上聽一下早間資訊;午間精選電台幫你驅除疲憊,傍晚到家充電、娛樂都隨你心情;睡前在莫萱日記、程一電台等治癒系節目的烘托下安心入眠——打開長音頻,就仿佛打開了我們享受一個人精神閒適的歡愉片刻。
正如南派三叔描繪的那樣:「音頻是一個原本就存在的剛需,現在我們只是重新發現它、放大它、管理它。」在網際網路用戶面臨情感空虛、壓力重重的社會環境時,TME可以透過長音頻獨特的藝術形式,滿足許多人的情感交流需求,充盈著每個人細碎化的當下。
我們有理由相信, 音頻消費必定會在更廣人群、更多終端中普及開來。在這一天到來之前,TME要做的就是更快地建立起成熟的內容生態體系,解鎖音頻跨場景的多種可能,為用戶提供更長情的頻率陪伴。
騰訊音樂走向價值深海
長音頻助力文娛新消費升級
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娛樂至上的當下困境,更多地訴求於探尋精神消費產品的轉型。新消費,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歸根結底是它在新技術、新模式、新聯繫上建立起了一種人性化的理念,去契合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由此出發,長音頻作為大眾情感連接的極佳媒介,它不但激發了中國數字市場在商業化上更廣闊的想像空間,也讓TME決定繼續深耕於這一領域,為文娛新消費的發展貢獻出自身更大的勢能。
一方面,在產品的消費升級上,TME致力於打造有聲閱讀的文化價值,重視有聲書在文化功能、藝術審美屬性等方面的極大潛力。
聲音會放大文字作品中的某些特質,通過有聲改編,枯燥的歷史讀物或許可以變得生動有趣。所以,有聲閱讀的興起,離不開平台對聲音價值的挖掘。
以TME此前推出的「酷我暢聽」為例,平台攜手千餘位明星大咖,萬餘名主播,打造有聲書、國漫、相聲評書、兒童、人文等19個熱門品類,上線萬餘有聲作品;並進一步打造了「真·次元宇宙」「知·人文派對」「灼·劇場舞台」和「見·綜藝追蹤」四大內容創新板塊,開啟了音頻行業的「第二個黃金期」。
可見, 在核心產業鏈中,TME正逐步推動行業提升內容供應產能,面向更多潛在用戶,釋放不同文化的想像空間,讓原本扁平的書面內容也可以豐滿起來,實現平台「聲」「樂」合一的作用,最終為年輕人建造耳朵經濟的全方位音頻娛樂平台。
另一方面,在聲音媒介的人文關懷上,TME始終踐行著用音樂傳遞愛與能量、讓音樂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的理念,在意每一位用戶的體驗獲得感。
信息時代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阻斷了我們這代人許多親密的聯結。 從媒介呈現方式上來看,TME一直致力於通過長音頻內容,重新喚起人們深藏心底的微妙情感。
《江疏影的紅唇說》欄目就是TME一次成功的實踐。在節目中,江疏影化身女主播,分析當下社會最具爭議的女性話題,例如女性不同的婚姻態度,在職場中的奮鬥與艱辛……力求帶給女性聽眾以情緒釋放和疏導,希望能讓更多的人關注現代女性面臨的諸多社會問題和生存矛盾。
事實上,讓優質文化回歸生活語境,引領聽眾恰如其分地感受聲音介質的力量;讓一段段赫茲中的「情感」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為用戶營造一場關於耳朵與心靈的身心感官體驗——這不只是音頻市場消費趨勢的所指,更是TME作為創新的音頻領域探索者的價值所在。
未來,基於越來越豐滿的TME聲音生態,加諸5G、大數據等多種技術手段,融合互動、彈幕、視頻、話題等諸多元素的加持,有聲內容的全方位價值化,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 TME下一次在有聲領域的突破,不僅關乎其長線價值的釋放,還在於助推中國數字音頻新消費時代的崛起。而國內長音頻行業的未來之路,儼然曙光初現。
話題互動
你對長音頻行業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 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歡迎給 梁鑫 打賞,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