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眼假」的紫砂假貨和陷阱

2019-09-09   紫砂壺記

這一篇,主要給大家講講那些「一眼假」的紫砂假貨和陷阱

做壺不是擺拍,現實中沒有匠人會穿著旗袍做壺

買壺小心「機器人」

去年最火的一個新聞就是「阿法狗」贏了,人類下圍棋下不過機器。可是你知道很多人做壺比能比機器還「快」嗎?

因為近些年紫砂市場上盲目追求所謂「名家」和「職稱」。這導致一些紫砂藝人動起了「歪腦筋」,玩起了代工。

即壺由別人來做,他只負責出證書,最多蓋個款。由於這類藝人的產量高的驚人,故將這類藝人戲稱為「機器人」

因此,我們在買壺的時候,一定不要犯「唯證書,職稱」論的錯誤。才能避免被「機器人」坑害。

規避機器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比如逛實體店,同一個人的壺,甚至同一個壺型就有成百上千把。

或者一個人的壺幾乎所有市場的所有店面都有賣。又或者一個人的壺在淘寶上有成百上千頁,那這個人就必有問題了。


灌漿壺


純正的紫砂泥是不能用來做灌漿壺的,所以在做灌漿壺的時候會在泥料中加入較多的玻璃水。

把泥料放在球筒裡面打48個小時,就變成很細的泥漿,然後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裡面,等1-2分鐘拿出來,放置晾乾,就可以加工成壺了。

製作灌漿壺

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300-500個,加入的玻璃水不會因為高溫而揮發,而是會直接滲透到紫砂壺中。

而玻璃水的成分除了水、酒精、乙二醇、緩蝕劑外,有些還會加入甲醇、甲醛和甘醇等。

要知道甲醇的毒性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影響最大,它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攝入都會產生毒性反應,甲醇蒸氣能損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視力。

應對這類造假,首先不要被幾塊、幾十塊的低價所迷惑,亂買價低、造型怪異的壺。一般而言,紫砂壺器型的線條越多,工藝可能就更複雜。

純手工很複雜,所以某寶上那些器型複雜、價格又便宜的紫砂壺你還是儘量躲得遠遠的為好。

其次,看泥料質感,灌漿壺用的泥料目數非常細,無顆粒成分。

如果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細膩,沒有什麼砂質感,手指滑過表面感覺有點膩、有類似滑塑料面的感覺的,注漿的嫌疑很大。

亮瞎眼的壺

大家都知道,紫砂壺的一大亮點就是經過盤玩後可以形成瑩潤的包漿。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那是經過泡養的紫砂壺。

今天市場上,有許多新壺亮的驚人,尤其以朱泥壺居多。其實這類壺,都是在表面塗抹過凡士林,鞋油,或者蠟的。


而這類紫砂壺最大的破綻就在於內外泥料呈現出的狀態完全不一致。至於缺點,便是嚴重影響紫砂壺的透氣性,而且塗抹的東西可能對人體有害。

髒兮兮的老壺

在不少古玩地攤上,我們都能看到許多髒兮兮的老壺。其實總的來說,幾乎沒有真品。今天,我就打算髮表一下對這種髒兮兮老壺的看法。

第一點,紫砂壺是一種文人雅器,把玩十分講究。所以即便是真的老壺,如果保存現狀不佳,也會嚴重影響其價值。

而且經常逛博物館的朋友會發現,真正有收藏意義(或者說名家製作)的老壺,很少見到髒的不成樣子的。


第二點,我強烈不建議大家收藏所謂「老紫砂壺」。因為老紫砂壺的鑑定,可以說是我國陶瓷鑑定的一大難點。

比如權威著作《中國陶瓷》中說,「問題是在傳世的所謂各大家紫砂壺中,有極大部分是仿品,其鑑定工作十分困難。」


第三點,如果您非想了解一點關於紫砂壺的做舊,我就引述一段民國趙茹珍《古玩指南》的文字,作為今天這篇文章的結束。

「新制者(指後仿品),其性糟,亮顯系川蠟所燙,終不如真者之亮且潤也。至用舊壺而刻新款者,皆系陰文,有識者不難一望而知也。」

感謝閱讀,請點擊關注,每天持續更新紫砂內容,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費領取粉絲大禮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