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逆天陣容,本以為是部神劇,結果卻糊了

2020-04-03     五殺電影

有一部劇,殺姐期待已久。


不為別的,就衝著這逆天的卡司陣容,


影后周迅;影后惠英紅;一代國民女神趙雅芝。


三大天王級人物齊聚一堂。


帶我們把視角聚焦到了那些:


生活中一直存在卻被我們忽視的她們!


《不完美的她》

2020-03-27(中國大陸)



最先吸引殺姐的就是這部劇的海報。


仔細看,有沒有發覺一絲熟悉。


美劇《大小謊言》:



電影《爆炸新聞》:



發現沒,這些海報都是由三個女性人物構成。


三個女人唱一台戲。


這種類型的作品往往歌頌女性,強調女權。


《大小謊言》是靠生活中的瑣碎,《爆炸新聞》是靠職場上面臨的不公。


那《不完美的她》靠什麼?


一個角色:


母親。



本劇敢於從這方面切入,不得不承認它很「大膽」。


何來說起?


因為在以往的國產劇中,母親這個角色往往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


即她的存在只是為了凸顯出另一種角色的性格。


所以,她往往單一,可以預見化。


婆婆一定尖酸刻薄,媽媽一定溫暖慈祥。


而這部《不完美的她》則打破傳統標籤。


它以三個「母親」為主角,講述母親們自己的事。



題材新穎又加上神仙陣容。


這部劇似乎又要閉眼給五星了。


然而當殺姐刷完了前十二集,發覺有點吹不出來。


《不完美的她》翻拍於一部經典高分日劇《Mother》。



這部原作豆瓣評分9.4。


口碑強勁,廣受認可。



所以,底子也完全沒有問題,


那為何這部《不完美的她》評分一降再降?


目前評分從原來的7.3跌落到了6.8。



我們先從原版說起。


日劇《Mother》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只有一條線——


即女主從小是個被母親遺棄的孩子,長大後當了老師,遇到了一位經歷跟她相仿的學生。


想起之前痛苦的經歷,她決定「誘拐」這名學生,自己來成為這位孩子的母親。



因此,這部劇基調悲涼,它想烘托的是一種「宿命感"。


而《不完美的她》是怎麼來呈現的?


它展現這種宿命感的方式是增加恐怖懸疑感。


比如這個鏡頭:


燈光昏暗,烈火濃煙,


一個小女孩被鎖在鐵籠子裡喊救命。



緊接著,一個「小丑」出現,


一根火柴,勾起記憶深處的夢魘。


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逆天陣容,本以為是部神劇,結果卻糊了


以恐怖壓抑的氛圍來襯托出悲情,歌頌女性的偉大。


顯然,這有點不太適宜。


其次,《不完美的她》在劇本的設定上,也不盡如人意。


女主林緒之(周迅飾)。


是一名網絡安全管理員,講的通俗點就是黑客。


因為技術高超,被大老闆信任。


所以在生活上她不愁吃穿,活得瀟洒。



可表面風光的她,背後也千瘡百孔。


有一個問題,一直在糾纏著她,


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哪?


原來,緒之在記事之後,一直都是由闊太袁玲(惠英紅飾)撫養。



得不到的最讓人留念,


即便當初她的生母將她無情拋棄,可她現在依舊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親生母親。


其實在這一步,這些設定還沒有問題。


直到她遇到了一位跟她遭遇相仿的孩子:穆蓮生。


小小年紀的她,就飽受傷痛。


胳膊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


看到此景的緒之,怎會不憐惜。



多次接觸之後,便決定要帶穆生離開那個家,自己來成為她的母親。


這裡請注意,多次接觸。


原作中是因為女主是小孩的老師,所以她們之間會有很多接觸的時間,來讓老師徹底了解這個孩子的處境。


這種遇見就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而《不完美的她》中製造遇見的方式是什麼?


偶遇。


在海灘邊,在公園裡,在咖啡廳上……哪都能碰上。


一次兩次還好說,但變成多次接觸,就容易讓人覺得假。



所以,連故事的構建都不讓人信服。


那何來期望由這故事衍生出來的情感讓人真情動容。


再有,影片的很多台詞都太過空洞化。


舉幾個例子:


假如我死了

是不是你們就可以美好

而生動的活下去

背負著縱火殺人的罪孽活著



秘密有時候是毒藥

秘密一直保持下去就不會成為毒藥



……


畢竟,這不是一部文藝片。


台詞太過「高大上」,會讓人有一種漂浮感。


就不容易讓人被你的情節所打動。


所以,這也證實了明明他們經歷的事情那麼慘痛,可觀眾們就是有種無法感同身受的既視感。


其實你能看出來,在這部作品上導演劉飈的野心很大。


有比如生育的問題:



有比如啃老的問題:



還有比如原生家庭導致的人格缺陷:



……


他太想把這部作品推成像《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這樣類型片中的典範。


所以,它想通過這一部劇把現代獨立女性的問題給說全了。


可一口怎麼能吃下一個胖子。


元素堆得太多,反而有種淡化主旨,喧賓奪主的感覺。


不過,拋開其他。


劇中的主角們的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


惠英紅的這段笑著哭的戲:



迅哥的痛哭爆發:



趙雅芝的默默守望:



這其中最讓殺姐驚喜的是小演員陳思諾的戲份。


無助時,她絕望流淚:



開心時,她陽光燦爛:



也正因如此,才讓殺姐如此憤懣不平。


手上明明有一副好牌,卻被活生生打爛。


現在,影視作品有很多都是翻拍。


像之前收穫一片好評的誤殺,像最近隔壁韓國把英國的《福斯特醫生》改編成的《夫妻的世界》。


這些都被津津樂道。


所以翻拍不一定就不好。


而是說在翻拍過來的時候你是否能保持住原有的深度,同時又不缺乏自己的特色。


當然,這部作品的失利,也給影視行業敲響了警鐘。


它告訴我們:


現在不是花錢請大咖演員,花錢買經典作品的版權,就一定可以拍出好作品。


不好好打磨劇本,靠強大的演員陣容吸引來的流量終究只是泡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oIvP3EBrZ4kL1ViDT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