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之下的情感驛站,這部《深夜食堂》成為了靈魂的深夜羈絆

2019-09-01     雨落電影周刊

文/雨叔

梁家輝主演的《深夜食堂》終於上映了,

在不經意之間也讓人倍感意外,那充滿質感的畫風,那氣味之間充滿治癒的氛圍,以及那常年不語,廚藝高超的中年大叔,都讓人對這部翻拍的新片,有了感覺。

關於深夜食堂,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屬於自己城市的靈魂聚集地。它以一個中年大叔的餐館廚師,聚焦在這裡吃飯的客人身上,每個人的背後的故事,在街頭柳巷的平凡之處,有著一對對的深夜不歸人,人來人往,美味的食物,成為了他們留戀的地方。

街頭的它,留著眾多過客的足跡,不僅是饞涎欲滴的口味,更是各色人生的故事。

但面對口味刁鑽的影迷,《深夜食堂》似乎並沒有引起觀眾的口味。剛上映的它,豆瓣口碑只有5.6,票房不足千萬。真的有這麼爛嗎?也不一定,至少相比17版《深夜食堂》的2.8口碑,無疑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在豆瓣評分差距的背後,足以看出主創團隊的用心,其實,翻拍的作品與原版還是有差距的。

儘管從整體看,梁家輝的《深夜食堂》非常的接地氣,有中國市井氣味的燒烤風,有小調風格的家庭味,以及人生百態的細膩,但相比日版的《深夜食堂》,最大的差異在於風格的不同,前者更貼近於浪漫主義的都市市井小民,後者則是一個最真實的食堂。

究竟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深夜食堂」這次我來和大家聊聊。

對於食堂,首先一定是種類繁多的食材,而深夜,則是每一個都市不眠人的歸屬。

食材的豐富度,是一個食堂有多少美味的決定元素之一,在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中,就有各色各樣的材料,從蜆子,鰻魚,雞蛋,蝦仁,甚至蓮藕。

可以說,有食材,才能品到什麼美味,當然還有廚師的水平。

這些在梁家輝主演的大叔手下,變成了一份份美味,如鰻魚飯,鮮蝦面,以及拔絲糖藕,都將美食詮釋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是一個關於中國味的深夜食堂,當然有一群這樣的都市青年。菜市場的蓮嬸,陽剛青年開源,以及單親媽媽明月,都是以一個小人物的角度,講述了都市底層人物的卑微處境。

這一切都是對人細膩的刻畫,和對他們生活的關注。比如,蓮嬸關心兒子,常常以兒子的名義去和明月聊天,但明月就沒有困境嗎?

作為一個小人物,有自己的困難,丈夫走得早,一個人除了陪女兒,還要掙錢養家,對於這樣的女子,無疑是被生活壓低了腰,苦不堪言。

而深夜食堂,就成了他們心靈的歸宿,在品嘗美味食物的同時,尋找內心的寄託。

這正是深夜食堂的意義,一份菜一個別樣人生,在這個各種煩惱匯聚的食堂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菜,來治癒自己的內心。

最懂故事的廚師,才是真正的智者

廚房背後的大叔,一副中式的工裝帽,簡樸單調的衣服,都透露著他飽經風霜的閱歷,以及與他相伴的自行車,都是一副低調成熟穩重的高手。

尤其是對於食材的熱愛程度,才是他手中真正的藝術品,那勺與鍋之間的碰撞就造就了他的魅力。

內斂的情緒,總讓人有一種細膩真摯的感情。對遠鄉歸來的思思,送上一份五味雜陳的香蔥煎蛋,簡單的就表達了主人公的感情,食物在她面前,就仿佛一個懂他的知己。

特別是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氛圍,將彼此之間的情緒渲染到最高。

真正做到這樣的演技,要非梁家輝莫屬。作為一個時刻嚴格要求的他,對於每一件事都抱著一個嚴謹的專業態度,以使得自己變得更好。

不管是第一次演戲,還是第一次導演,都是那種永遠站在第一線的親力親為,也正是如此,才讓他長久以來養成了魔鬼一般的意志力。

久練之下並出精品,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適不過。

一直以來的積累,讓他對於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有自己敏銳的嗅覺,甚至指導演員,都能夠迅速入戲。這一切在他身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每一次出場,都是別致。

有張狂,有怪誕,也有深情,這一切都他個人氣質有關。

人稱「千人千面」,對於他是當之無愧的稱號。也證實了他的演技,的確入木三分,精湛絕倫。對於《深夜食堂》這樣的戲,也許只有他能夠拍出來。

總能夠從他的作品之中,體會到人間百態的折射,對一件事物的態度,拍武俠,卻不去交代背景,看似隨意,實際上是一種大智慧。只講真正的藝術,卻跳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就是這樣的味道,給人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

就連吃法都有各種不同的吃法,從囫圇吞吃,細嚼慢咽,到吃完不忘舔勺子,舔指頭,甚至舔衣服,將一個吃的百態,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就是梁家輝,看似千篇一律,實際上是風格各異。

在戲內,他是一個懂故事的廚師,在戲外,他更是一個飽經風霜的智者。《深夜食堂》作為翻拍的一部作品,又有前車之鑑,能有這樣的程度已經足夠優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lSG92wBJleJMoPMGs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