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活空間⑰ |什麼?以荷花聞名的蓮花池公園還有新看點?

2019-08-29     發展北京

位於西三環六里橋北的蓮花池公園是北京市首批歷史名園之一,「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的俗語凸顯著蓮花池的獨特地位。




蓮花池公園規劃占地總面積44.6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15萬平方米;2000年恢復建設並開放了北部區域,當時實現規劃面積34.4萬平方米。

2018年,豐臺區園林綠化局拆除違法建設後,將公園南部揚塵滿天、亂停亂放的4.8萬平米荒蕪之地,打造成了一處「林水相依,萬物共生」的城市森林景觀。

如今的蓮花池公園有哪些亮點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秀來歷——疏解還綠、增彩延綠


2018年,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和蓮花池公園歷史名園建設需求,豐臺區園林綠化局將公園違法建設、違規停車場等拆除,啟動了總面積達8.6萬平方米的建設計劃,分南側和西側兩期進行。

目前南側區域4.8萬平方米已完成綠化建設,並於今年5月對外開放;西側區域拆遷騰退的3.8萬平方米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明年春季也將完成綠化建設向遊人開放。屆時,蓮花池公園的面積將達到43萬平方米,實現總規劃面積的96.4%。




秀生態——水城共融、物種多樣


此次新增水系面積5000多平方米,「一溪一塘」與蓮花池原有水系相互貫通,形成北京中心城區西南部面積最大的水域。

豐富的水資源為小動物提供了舒適的棲息環境,園內天鵝、野鴨、鳥類、蛙類、魚類等各類動物達100多種。

如今走進蓮花池,湖面能看到黑天鵝、小野鴨嬉戲,水中有青蛙、錦鯉暢遊,林中有鳥類棲息。動物「三棲共生」,是不是很厲害?




秀環保——雨水收集、廢物利用


公園建設突出雨水集約利用,最大限度保證雨水下滲,補充地下水,同時充分利用原有水系優勢,結合場地打造復合型水塘,收集雨水超過75%,從而形成自然循環。

此外,蓮花池公園在新景觀的營造中充分利用建築廢棄料及自然材料。通過地形改造,就地消納建築垃圾15000餘立方米、循環利用1000餘立方米;結合地被種植和表層覆蓋,全區域利用植物垃圾等可循環材料4000多立方米,提高資源利用率。

秀智慧——科普棧道、VR識別


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園景觀效果,新建成的南側區域巧妙地利用地形、溪流、植物和道路分隔空間,通過空間形態處理,進一步擴大了蓮花池公園綠化面積和景觀效果。

不僅景觀美麗,蓮花池公園十分注重科普、教育宣傳等功能。

在園區西南側,建有水上特色科普棧道,將棧道引入水面以下,讓遊客可以零距離觀察植物在水下的生長情況。




園內還新增AR互動系統,遊客只需將手機對準植物,就能獲得植物相關的科普百科信息,既有趣又實用;遊客還可參與AR尋寶遊戲,在遊樂中了解植物、了解自然,達到科普教育目的。

這麼美麗又有趣的公園

快親身去體驗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ggu6WwBJleJMoPMGs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