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2019年7月23日10時50分
大暑正式登場
這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
嶠嶠 攝
暑,熱也;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大暑正在「中伏」時期
悶熱更勝小暑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
當螢火蟲在夜空中劃出點點光暈
土壤喝飽了雨水
陣陣蟬鳴中,炎暑如期而至
梁峰 攝
古人把大暑分為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古時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
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
輕羅小扇撲流螢
涼爽的秋已經不遠
二候土潤溽暑
「溽」即是濕潤
大暑後五日天氣悶熱難耐
土地也變得很潮濕
陳超 攝
三候大雨時行
再五日,濕氣積聚、大雨滂沱
大雨時行恰好退暑
陣陣雷雨帶來絲絲清涼
大暑時節
不同地方自有趣味各異的習俗
張斌 攝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大暑時節,廣東多地流行「吃仙草」
「燒仙草」更被認為是消暑佳品
同時,有人喜歡在大暑吃熱性食物
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郭惠儀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為了祈求平安
浙江沿海地區要送「大暑船」
此時,還會有豐富多彩的表演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
茶餘飯後,有些地區的人們
會以鬥蟋蟀來消磨時光
李靖海 攝
盛夏炎熱多雨
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
心氣易虧耗
此時需適量補充水分
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物
以防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
天氣悶熱極易心情煩躁
此時應注意自我調節,適當運動
切忌過於激動、急躁憤怒
楊華峰 攝
憑窗聽風聽雨
大暑詩詞
為苦夏送來一絲清涼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王陸斌 攝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蟬鳴蛙聲,泛舟水上
靜夜澄明流螢細語
在陽光熾烈的七月
只等風來,只待雨臨
方華彬 攝
盛夏雖難熬
卻也是農作物迅速生長的時候
田間地頭,人們付出辛勞和汗水
期待金秋的收穫
過了大暑
24節氣開啟了下半程
寒暑流轉,方成歲月
黃焱紅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大暑已至,時光不等人
好好享受夏天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