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言文《眇倡傳》,美麗的眼睛,一隻就夠了

2019-10-18   談文化論教育

文言文《眇倡傳》原文如下:

吳倡有眇一目者,貧不能自贍。乃計謀與親游京師。或止之曰:「倡而眇,何往而不窮。且京師天下之色府也,美眄巧笑,雪肌而漆發,曳珠玉,服阿錫,妙彈吹,籍於有司者以千萬計。使若具兩目, 猶恐往而不售, 況眇一焉?其瘠於溝中必矣!」倡曰:「諺有之:『心相憐,馬首圓。』以京師之大,是豈知無我儷者?」遂行。抵梁,舍於濱河逆旅。

居一月,有少年從數騎出河上,見而悅之。為解鞍留飲燕,終日而去。明日復來,因大嬖,取置別第中。謝絕姻黨,身執爨以奉之。倡飯,少年亦飯;倡疾不食,少年亦不食。囁嚅伺候,曲得其意,唯恐或不當也。有書生嘲之曰:「間者缺然不見,意有奇遇,乃從相矢者處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還視世之女子,無不餘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為!」

贊曰:前史稱劉建康嗜瘡痂,其門下二百人,常遞鞭之,取痂以給膳。夫意之所蔽,以惡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

[注釋]眇:一隻眼睛瞎。阿:細繒;錫:通,細布。相矢:發箭時用一目瞄準。因以喻眇一目者。劉建康:名穆之,官至尚書右僕射,此人嗜痂成癖,事見《南史》本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貧不能自贍 贍:豐富

B.抵梁,舍濱河逆旅 舍:住宿

C.間者缺然不見,意有奇遇 意:料想

D.其門下二百人,常遞鞭之 遞:逐個

2.下列不能說明少年「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一項是 ( )

A.見而悅之,為解鞍留飲宴 B.美眄七笑,雪肌而漆發

C.謝絕姻黨,身執爨以奉之 D.囁嚅伺侯,曲得其意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吳地有一個倡伎,家裡貧窮,就想著和母親去京城

B.有人出言制止,認為瞎了一隻眼睛的倡伎在京城肯定沒有市場。

C.有一個少年十分喜歡這個倡伎,甘心為她做許多事情。

D.這個少年的行為受到作者由衷的稱讚。

4.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使若具兩目,猶恐往而不售,況眇一焉。

譯文:

(2)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為!

譯文:

(3)夫意之所蔽,以惡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

譯文:

參考答案: 1.A(贍:養活,供養)

2.B(此句說的是京城其他女子)

3.D(「贊」是「評論」)

4.參見文言文譯文

(1)注意「使」、「售」(本義指東西賣出去,此處意譯)和全句的反問語氣。

(2)注意「足」、「奚」與句式。

(3)注意主謂之間的「之」、「何」、「特」與全句語氣。

譯文:

吳地有個瞎了一隻眼的倡妓,生活貧困不能養活自己,於是打算與母親往西到京城去。有人勸阻她說:「倡伎卻盲了一目,到哪裡去不是一樣的處境艱難呢?況且,京城是天下美伎最多的地方。美目顧盼,笑容嫵媚,肌膚雪白,頭髮黑亮,綴飾珠玉,身著華服,精通音律,在相關機構註冊的倡會用千萬來計數。即使你有兩隻健全的眼睛,還擔心去了沒人理睬,何況盲了一眼呢?你將受窮而死是肯定的。」倡伎說:「諺語有這樣的說法:『心裡喜歡對方,馬頭都是圓的。』憑京師那麼大,怎麼知道就沒有和我匹配的人呢?」於是就去了。到達汴梁,住宿在旅館裡。

過了一個月,有個年輕人帶領著隨從從黃河邊上來,看到倡妓後非常喜歡她。為此停留下來吃東西,過了一整天才離開。第二天又來了,對倡妓非常寵愛,把她安置到正宅之外的府邸居住。謝絕新朋好友,親自燒火做飯來侍奉倡妓。倡妓吃飯,年輕人也吃飯;倡妓生病不吃飯,年輕人也不吃飯。年輕人說話吞吞吐吐,小心伺候,想盡辦法來探查倡伎的心意,只擔心有不妥當的地方。有個書生嘲笑他說:「近來你消失不見了,以為你有了什麼奇遇,原來就是和用一隻眼瞄準射箭的人相處在一起嗎?」年輕人生氣地說:「自從我得到了這個人,回過頭來看世上的女子沒有一個不是多了一隻眼睛的。美麗的眼睛,有一隻就夠了,又哪裡用得著更多呢!」

評論說:前代史書說劉建康喜歡吃人身上的瘡痂,他門下有兩百多人,經常輪流鞭打他們,取瘡痂給他食用。(世人由於個人好惡習)認識被蒙蔽,把惡當作美的多了去了,哪裡只是這個瞎了眼的倡伎的事情(這一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