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周五,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多達10部新片上映,可是數量雖多,分量卻遠遠不如清明小長假。當天上午,新片中排片占比最高的《超級的我》 僅僅位居單日票房榜第4名。前兩名依然被《我的姐姐》和《哥斯拉大戰金剛》牢牢占據。
可以說,本周上映的10部新片沒有一部票房能打。張翀執導,王大陸、宋佳、曹炳琨、吳剛、金燕玲等多位明星主演的奇幻片《超級的我》是本周最具賣相的新片,卻並不給網友看好。不僅有網友早早地在豆瓣上留言「在此立貼,爛片一部」,其周六的預排片也從首日的17.7%迅速跌至11.8%。
電影市場患上重大檔期依賴症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自從去年7月20日全面復工以來,似乎漸漸地患上了重大檔期依賴症:平時票房半死不活,周末票房略好一些,但基本都低於往年同期平均票房,只有到了暑期檔、國慶節、聖誕節、元旦節、春節、清明節等重要檔期,票房才會突然大爆發,往往都會大幅打破中國影史同檔期票房紀錄。
今年春節檔豪取78.43億元驚人票房,遠遠超過2019年春節檔的59.05億元就是明證。今年清明小長假票房8.21億元,也比2019年清明檔票房增長了17.6%。重大檔期票房屢創中國影史新高是好事,但代價是平時的票房太慘澹,比如說清明小長假前幾天的票房每天只有2000多萬元,跌至去年影院復工後的冰點。清明小長假期間票房爆發之後,這兩天又迅速跌至單日票房4000多萬元。
總體而言,新冠疫情之後,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貧富兩極嚴重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是重大檔期和平時票房的嚴重分化,另一方面也是同檔期頭部影片和其他影片票房的貧富懸殊。今年春節檔,《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兩部大片拿走了超過80%的票房,其餘五六部影片只能從剩餘的份額中分一杯羹。
周五10部新片沒有一部能打
這導致了中小體量的影片越來越不敢去重大節日檔期,只好扎堆在不受大片青睞的普通時段上映。而相對重磅的商業大片則紛紛擠進春節、五一、國慶等熱門檔期上映。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平常的票房越來越低,重要節日的票房越來越高。重要節日頭部影片的票房越來越高,其餘的影片票房越來越低,市場出現了「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4月9日是清明小長假後的第一個周五,影市進入了弱勢期,雖然有《超級的我》《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穀子地》《尋夢歷險記》《迷霧追兇》《最佳導演》《剩男剩女嗨起來》《紅豆杉之戀》《足球·少年》《舞動我青春》等10部影片扎堆上映,但正如上文所說,基本上都是中小體量的影片。
10部新片同日上映,也絲毫沒有撼動《我的姐姐》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兩部影片牢牢占據單日票房排行榜冠亞軍寶座的市場格局。
本周唯一一部有一定賣相的商業片《超級的我》明星陣容比較強,除了上文所述的多位明星主演之外,還有金士傑、王紫逸、馬精武等著名演員特別出演,按理說應該會有一定表現機會,上映首日17.8%的排片占比表明影院也給了該片市場空間。
但該片曾在電影節上展映過,從目前網上的評價和預排片走勢來看,該片票房前景不被看好。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因為男主演王大陸。
王大陸當年憑藉《我的少女時代》一舉成名之後,其浮誇的演技一直備受廣大影迷質疑,尤其是在《英雄本色2018》中,他扮演的小馬哥更是最大的敗筆。這次在新片中的表現,也不被看好。希望他能向比他小10歲的張子楓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演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RX4tXgBrsvY2_UueZS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