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90後小伙辭工回鄉養竹鼠!年入20多萬

2019-10-24     義烏網之聲

「咔、咔、咔」「咔、咔、咔」……在一間密閉黑暗的老房子裡,傳來一陣陣磨牙聲,原來這是竹鼠正在啃食竹子。這種胖乎乎、圓滾滾的竹鼠肉肥味美,頗受市場歡迎。東陽市佐村鎮趙樓村的90後小伙任曉平靠養殖竹鼠,走上了創業致富路。



門外漢

成養殖竹鼠小能手

在兩間破舊的老房裡,竹鼠的欄舍被隔成數個「小房間」,只見一隻只毛茸茸、胖乎乎的小竹鼠,有的蜷縮在一角睡覺,有的「咯吱、咯吱」地啃著竹子,憨態可掬的形象甚是討人喜歡。

「竹鼠生存能力強,對養殖設備要求不高,吃的基本都是竹子,飼料成本也很低。」說起竹鼠,東陽市東壹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任曉平滔滔不絕。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任曉平品嘗到了竹鼠的美味,聯想到家鄉的地理環境優勢,他萌生了回家養殖竹鼠的念頭。



佐村鎮趙樓村是東陽典型的小山村,離東陽城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山高谷深,竹林茂密,風景優美,正是養竹鼠的好地方。經過了半年時間的市場調研,任曉平毅然放棄了杭州的工作,回到家鄉辦起了竹鼠養殖廠。

「在廣東、廣西等地,竹鼠的消費群體很大,但在江浙這邊,竹鼠的消費群體還不大。」不過,在任曉平眼裡,這恰恰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一旦開發出來,前景可觀。

任曉平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剛開始對養殖竹鼠一竅不通。如今,經過3年多的摸索和總結,任曉平已經基本掌握了竹鼠的生活習性,已經算半個專家了。

創業初期遭遇危機

自學養殖技術

創業遠非想像中那麼容易,任曉平養殖竹鼠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歡樂與哀愁並存。「剛開始養那會,我就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危機,差點就放棄了。」任曉平說。

2016年年底,任曉平花費10多萬元從廣西引進了200隻竹鼠。「剛到家,安頓沒多久,竹鼠就接二連三地死掉了。」任曉平說,當時,他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



「死了有四五十隻吧,占到總數的四分之一,當時就想可能養不了了。」任曉平說,後來他在網上查找資料,了解到這是水土不服引起的,於是他給竹鼠營造適宜的養殖環境,這才轉危為安。

之後的一段時間,任曉平每天蹲在竹鼠窩邊,觀察它們、照顧它們,控制晝夜溫差,適時補充營養。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任曉平漸漸了解了竹鼠的生活習性和生長特點,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養殖技術。

「養竹鼠就跟養孩子一樣。」任曉平說,竹鼠也會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也會打噴嚏、流鼻涕,「我會給它們用小孩子的藥品,比如小柴胡顆粒、消炎藥等。有時候,竹鼠也會口腔潰瘍,要給它們噴西瓜霜。」

成立專業合作社

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竹鼠與普通老鼠不同,是「素食主義者」,它們只吃竹子、玉米、地瓜等植物,是理想的環保綠色食品。而且竹鼠全身可以入藥,也可以當做寵物養,市場前景很好。

竹鼠有自己的生活習性,竹鼠怕熱,理想的養殖溫度是10℃~30℃。夏天室內溫度過高,竹鼠就會中暑,如果不及時發現治療,兩個小時內就會死亡。小竹鼠經過10個月左右的生長,體重達到1.5公斤以上就可以出售了。而且竹鼠的繁殖能力很強,100對竹鼠每年能繁殖1000~1200隻小竹鼠。



「如今竹鼠的市場價是每公斤200元,一隻竹鼠的價格就高達400元左右,而且供不應求。」任曉平說,他與金華市區、永康、義烏以及東陽本地的不少酒店和農家樂簽訂了訂購協議,銷路根本不愁。

如今,任曉平靠出售竹鼠每年有20多萬元的收入。除了養殖收入外,任曉平還申請了農業科技項目補助,每年能拿到4萬元的政府補貼。「通過養殖竹鼠,自己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任曉平說,今年他還新建了養殖廠房,擴大養殖規模,成立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來源: 金報東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OvG_m0BMH2_cNUgpX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