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十二場),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省民政廳副廳長李潔,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馬劍平出席發布會並回答問題。
李潔就關心關愛城鄉社區工作者、養老服務機構恢復服務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
城鄉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防線。中央出台了關心關愛城鄉社區工作者相關文件。請問目前浙江省有哪些具體的落實舉措?落實情況怎麼樣?
浙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關心關愛城鄉社區工作者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月20日就出台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關心關愛社區工作者的文件,3月24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制定了落實關心關愛的「九條舉措」,通過適當發放工作補助、做好職業傷害保障、落實基本防護保障、做好防疫減負增效、保障城鄉社區工作者身心健康、注重組織激勵和關愛慰問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將關心關愛城鄉社區工作者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目前,全省各地已經出台了一些具體實施細則。
關心關愛,最重要的是確保各項待遇保障到位。目前,各地紛紛採取輪休、補休等方式,安排社區工作者進行健康體檢、心理減壓、休假療養等休整活動,確保他們身心健康。同時,進一步擴大工作補助發放對象,從參加一線社區疫情防控的社區(村)「兩委」成員和社區(村)專職工作人員,擴展到納入城鄉社區統一組織、直接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其他工作人員。(比如杭州市下城區的補助標準是每人每天180元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100元誤餐伙食補助;嘉善縣規定補助標準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同標。)此外,從各地具體落實情況來看,杭州對表現突出的網格員,定向選聘為專職社區工作者,其中拱墅區落實社工納編政策,按照每個社區班子職數20%儲備200名換屆推薦人選;寧波對社區工作者年度考核優秀比例提高30%;金華對獲得區級及以上表彰的,提前晉升工資等級等等。
下一步,將加大先進典型宣傳力度,開展「城鄉社區治理十百千活動」,發現和宣傳一批社區工作者的感人事跡,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城鄉社區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勉勵廣大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城鄉社區工作者,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和親切關懷轉化為投身疫情防控的強大動力,繼續守好社區小門,奮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下半場」阻擊戰。
問:
據了解,全省養老服務機構已經結束了封閉式管理,請問在當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級響應下,浙江養老服務如何做到既有序恢復又嚴格管理?
3月23日,浙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當天,省民政廳下發了關於養老服務機構恢復服務的通知。恢復服務,主要體現為「四個恢復」,即:恢復養老院的服務,可以接收返院或者新入住的老年人,家屬可以入院探望;恢復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發揮生活服務、康復護理服務、托養服務、家庭支持服務、社會工作與心理疏導服務、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等六個方面的服務;恢復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服務,實施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恢復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滿足養老服務補貼對象的剛性需求。養老服務的全面恢復,受到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屬的歡迎,解決了復工復產後老年人的照護問題,也滿足了院內老年人與子女見面的迫切願望。截至4月6日12時,全省共接收返院、新入住老人17559位,67722位在院老人家屬對其進行探望。
浙江率先全國解除了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封閉管理,但是面對國外疫情確診病例迅猛增加,養老服務領域的疫情防控仍然需要高度警惕。為此,我們採取了「外防輸入、嚴管嚴控」的防控舉措。
- 一是預約。老年人返院、新入住,家屬赴養老院探視,居家上門服務等,都要先行預約,保證平穩有序。
- 二是限制。14天內接觸過入境未超過14天的回國人員,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不能進入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特別是不能進入養老院探視老年人。對老人及其家屬進行嚴格詢問,並要其作出承諾,不如實說明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三是亮碼。嚴格人員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員進出。對確需出入養老服務機構的,需出示綠色健康碼、測量體溫,全程佩戴口罩,並進行實名登記。否則,不得進入。
- 四是管控。繼續落實好民政部關於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指南的要求,加強場所通風消毒,確保養老服務機構所有人早晚兩次體溫測量。
下一步,將充分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堅持打好持久戰,既有序恢復,又嚴密防控。同時,全面落實疫情期間的養老機構扶持發展政策,推動減免社會保險費、房租等費用,確保相關資金及時補貼到位,切實緩解養老機構運行困難,共度難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HHTVHEBnkjnB-0zXL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