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終於給老人下了定義,原來這麼年輕就已老了!怎麼辦?

2020-06-12     張小龍說生活

原標題:世衛組織終於給老人下了定義,原來這麼年輕就已老了!怎麼辦?

衰老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問題,卻又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無法抗拒。當年齡逐漸增大,一些歲月的痕跡就已經開始顯露,或者是皺紋增多,或者是白髮蒼蒼,或者是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又或者是記憶力開始衰退了等等。這些都是人生需要經歷的事情,只不過或遲或早而已。那麼,到底什麼年齡才算是老人呢?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們也就一直把70歲的人看做是老人。自古以來,也就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但是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壽命也就逐漸增長,關於老人的定義也有了新的說法。世衛組織就給各個年齡段的人,進行了劃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世衛組織看老人下了定義,原來這麼年輕就已經老了

在關於年齡段的劃分上,世衛組織綜合多個因素,給做出如下判斷:年齡低於44歲的人,屬於青年人;年齡在45~59之間的人群,屬於中年人;年齡在60~74之間,屬於年輕老人;在74~90之間,屬於老人;大於90歲的人,屬於長壽老人。

從這個年齡段來看,44歲之前還屬於青年人,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但是60歲就已經步入了老人,很多人就難以接受了。儘管對於老年人的劃分,分為年輕老人、老人以及長壽老人三個階段,可畢竟都是老人。想來,誰都不願意去歸入到老年這個行列吧。

而在我國關於老人的劃分也就更難讓人接受了,按照退休年齡來算,女性在55歲就已經開始退休,也就步入了老人的行列;男性稍微晚了五年,則是在60歲。如此年紀,就已經被劃歸為老人,你能接受嗎?

其實以年齡劃歸老人的標準,只不過是為了好區分和統計而已。真正意義上的老人和年輕人的區分,更應該是看身體機能以及心態。

簡單來說,如果60歲以後依舊身輕如燕,走起路來十分健朗,心態也很好,還默默地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那自然也算是老人。相比於一些不愛運動的年輕人而言,身體機能可能更好一點。故而,也就沒有必要和別人去拼年齡了,而是應該拼拼習慣。

想要六十也不顯老,怎能少了使人年輕的習慣?

每天笑眯眯:有人只是以為微笑,可以改變人的心態,使人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這就有點小看了微笑對人體的影響。經常微笑的人,臉部肌肉收縮的頻率也比一般人高,臉看起來也就比較年輕。與此同時,微笑還能促使血液流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身體機能,延緩衰老。無論何時何地,遇到何事,笑眯眯的面對,總是比板著一張臉好多了。

晚上早點睡:睡眠不好,精神狀態也就容易受到影響,內分泌也會變得不穩定。如果每天能夠在晚上10點左右,進入夢鄉,保證充足的睡眠,就可以讓肝、腎等得到休息和自我修復的機會。一覺醒來後就會發現,精神特別好,比起早上昏昏欲睡的年輕人,也更顯得年輕。

早晚多散步:對於60歲的老人而言,不建議做比較劇烈的運動,畢竟關節已經逐級開始退化。此時就可以選擇散步,這種鍛鍊量比較好的運動。可別小看了散步,既可以調節心情,也可以促進消化,養護腸胃。經常散步的人,胃口也會比一般的老人要更好,吃嘛嘛香。

可見,衰老也不可怕。若是換一個心態去面對,按照以上的方法生活下去,六十乃至於七八十也不至於顯得蒼老,年齡又能奈你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Fa8qHIBiuFnsJQVdQ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