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雞蛋價格強勢上漲,部分地區雞蛋價格已經高達5.0元/斤以上。那麼,後期蛋價上漲的幅度「應該」低於去年同期嗎?
據監測的新發地批發市場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份,北京市場雞蛋價格走出了一條凸型曲線。前半月價格連續、快速上漲,後半月價格波動下行。進入7月份以後,雞蛋的銷售速度相對平穩,需求相對穩定,在需求方面沒有出現拉動價格上漲的動力。
在進入7月份以後,市場上銷售的小碼雞蛋相對較多,表明又有一批新雞相繼進入開產期或者產蛋高峰期,雞蛋的供應能力繼續增強。同時,由於蛋價出現上漲,老雞的淘汰速度放緩,淘汰的產蛋雞作為白條雞上市,白條雞的價格在7月上旬上漲,價格逐漸走高,價格堅挺的態勢一直延續到月末。
因此,整個7月份,雞蛋的供應能力基本上與需求相匹配,在新雞相繼進入開產期以後,老雞的淘汰放緩,使得產能逐漸加大,後半月的價格波動下行。
7月份雞蛋價格走勢的突出的特點就是波動的幅度過大,月內的價與價之間的差距達到了33.96%。
如果從供求關係方面分析蛋價上漲的原因就可以看到:
需求方面相對穩定,只是在月中旬階段由於蛋價上漲,消費有所減弱而已,在其他時間段並沒有出現需求的波動;
從供應方面來看,4月份蛋價上漲以後,養雞場進入新一輪補欄過程,由於集中補欄,雛雞的價格也出現上漲。到4月末,雛雞孵化場的訂單已經排滿,4月份訂購的雛雞需要到7月份才能供貨。這種集中補欄的現象很可能會導致雞蛋供應量集中增大的狀況。今年4月份以後,蛋雞的補欄量是比較大的,孵化場的一些數據也表明,今年以來,雛雞的孵化量雖然不是歷史的點,但也是孵化量相對較高的年份。今年的產能屬於相對充足的年份。所以,在7月份一個月中,供應方面不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價格也不應該出現上躥下跳的局面。
所以,從供求關係方面是難以解釋7月份蛋價大幅波動的原因的。在正常情況下,蛋價在進入伏季以後出現上漲是蛋價季節性波動的正常表現。網絡報價把這種正常波動的幅度放大,使得本周蛋價出現比較明顯的上漲,目前北方產區雞蛋的供應能力好於去年同期,價格也明顯高於去年同期。在蛋價大幅上漲的背後,人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期貨及網絡報價對蛋價的拉動作用。
當雞蛋現貨的價格被期貨綁定以後,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很容易對現貨市場帶來波動。同樣的原因,期貨市場價格回落以後,現貨市場的價格也會回落。因為從那時開始,蛋價已經出現了兩周的回調。近期蛋價的下滑,實際上就是對前期蛋價上漲速度過快的一種回調。
7月份,北方養雞場蛋雞的存欄量是超過去年同期的,但是,一些養雞場雖然存欄量有所增加,雞舍的面積並沒有同步增加,使得雞舍內蛋雞的存欄密度過大。在高溫條件下,如果降溫措施跟進的不及時,很容易造成蛋雞應激反應過大、甚至中暑死亡的現象,存欄量增加並沒有帶來產能的同步增加。這是需要一些養雞場加以注意的地方。
每年進入農曆七月以後,糕點廠就開始大量製作月餅,會增大雞蛋的消耗量,對蛋價會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同時,由於高溫天氣,蛋雞出現應激反應,產蛋量下降。這都從供需兩方面對蛋價造成影響,這就是季節性上漲。7月份以後,蛋價會進入一個季節性上漲區間。但是,由於今年蛋雞的存欄量相對較高,蛋價季節性上漲的高度有限。
結論:
1、7月份,雞蛋價格經歷了一個沖高回落的過程,造成蛋價波動的幅度過大
從雞蛋的消費方面看,需求相對平穩,對蛋價波動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從雞蛋的供應方面來看,近期蛋雞的存欄量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雞蛋的供應能力相對充足。蛋價大幅波動不是供求關係造成的;
2、後期蛋價會進入季節性上漲區間,在供應相對充足的情況下,上漲的幅度應該低於去年同期雞蛋供應的總趨勢是供略大於需求的,蛋價的波動常常是期貨的波動會傳導到現貨市場。只能說後期蛋價上漲的幅度「應該」低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