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聽美國兒科專家怎麼說!
前段時間,一位醫生在飛機上為一位高熱驚厥的患兒提供了恰當的處理,使得原本處於生命危險的患兒及時得到了救治,而航班也免於返航等重大損失,獲得諸多網友的一直點贊,正能量滿滿。但是在急診室裡面對那些焦急的父母,你知道該如何恰到好處的與他們溝通嗎?
其實諸多父母對孩子發燒存在許多誤解,尤其在中國的急診室里,兒童發熱占有更高的比例,焦急的父母懷抱著發熱的小兒,往往一籌莫展。
對此,來自美國丹佛州的Colorado兒童醫院的專家做了解讀,我們結合國內狀況,一起看看吧!
誤區1
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事實:兒童感覺到熱的原因有很多。用力地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都會使身體發熱。但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
當以上原因被排除時,如果孩子仍感到發熱或不舒服,則有80%的可能是真的發燒了。以下是量體溫時的發燒標準:
肛門、耳朵或顳動脈:38℃及以上;
口腔:37.8℃及以上;
腋窩:37.2℃及以上。
誤區2
發燒對身體有害
事實: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誤區3
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
事實: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熱性驚厥多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痙攣或抽搐等。有國內兒科學專家解釋,即便沒有藥物治療,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隨意搬動孩子,注意保持孩子頭部側向一邊,以防誤吸造成窒息。
誤區4
熱性驚厥是有害的
事實:熱性驚厥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它通常會在5分鐘內停止發作,並且不會造成身體的永久損傷。它也不會令兒童有更大風險。但是在下次發燒時,可能會有復發傾向。如果驚厥現象超過5分鐘,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關於熱性驚厥,這裡講得很詳細
醫生,我兒子高燒抽搐了!
醫生,我孩子熱抽了!
誤區5
發燒會燒壞大腦
發燒超過40℃是危險的
事實:雖有研究表明,如果體溫持續超過42℃將導致患兒神經系統受損。但是臨床上,較少出現超高熱的情況,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
平時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為低熱、中度發熱和高熱。這種情況多數不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更不會「燒壞腦子」。
只有中樞性疾病所致的發熱,如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所致的發熱,才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但是,發熱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都是化膿性腦膜炎導致的,而不是發熱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誤區6
治療發燒必須吃藥
事實:2016年《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指出,≥2 月齡,肛溫≥39.0℃,(口溫38.5℃,腋溫38. 2℃),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推薦使用退熱劑。目前公認的、安全有效的退熱藥物有且只有兩個: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因此,若患兒一般情況良好,處在低風險狀態,也沒有表現出明顯不適,是不用進行特別處理的,多喝水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鬧、臉色蒼白髮灰,就需要治療。
誤區7
如果不及時退燒,體溫會一直升高
事實:這是錯誤的。大腦內有恆溫調節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發熱,體溫常會在39.5~40℃達到最高點,而很少會超過40.6~41.1℃。即便是後者,身體也並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
誤區8
體溫降不下來,導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嚴重
事實:對藥物沒有反應的發熱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造成的,與感染源的嚴重性無關。
誤區9
體溫降下來後,就不會再反彈
事實: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因此,當藥力逐漸減弱,體溫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並需要再次治療。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發熱才會消失。
誤區10
如果發熱時體溫很高,說明病情很嚴重
事實:發熱時體溫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嚴重。但如果孩子看起來病得很厲害,那麼病因可能會比較嚴重。也有醫生認為,小部分的重症發熱會出現沒有精神、服藥後發熱症狀仍然持續不退,以及面色發灰等現象。
表:發熱的分級預警
摘自:王藝、萬朝敏.中國0至5歲兒童原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簡化版).中國循證兒科雜誌,2009(3):310(有刪減及更改整理)
誤區11
口腔溫度在37.1~37.8℃是低燒
事實:在這範圍內的溫度是正常的。體溫在一天之中是有變化的,它一般會在下午和傍晚時達到最高點。而低燒的真正範圍是37.8~39℃。
其實發燒並非壞事情,它能幫助孩子擺脫感染。往往是患兒針對病原體免疫功能較好的一個表現,請不必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