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心麻花系列的電影,《半個喜劇》這次不僅腳踏實地,而且有了一定的內涵,擺脫了以前一夜暴富,穿越時空的俗套,跳出了浮誇的圈,更沒有了以往的煽情和油膩,直面生活的困境,人性的掙扎,現實的糾纏,然而,總體來看,還是少了一點鋒利感。
或許,它在試圖迴避這種稜角,讓它顯得更加柔和一點,畢竟,它還是半個喜劇。
電影中的生活氣息
無論是酒吧里的歌聲,出租屋裡的雜亂,還是人物關係的錯綜複雜,都能感受到那種接地氣的真實,煙火氣,這點非常難得。
開心麻花這次終於跳出了那種一夜暴富的怪圈,不再深陷浮誇,油膩的怪圈,看似喜劇,卻是充滿了荒誕感,以致於陷入深深的自嗨之中,不能自拔。
如果一直延續這次模式,第一次看的時候,會覺得有趣,幽默,第二次看的時候,會覺得無趣,荒誕。
好在這次有了創新,無論從劇本,環境,場景,還是人物內心,面對愛情,親情,友情的糾結,掙扎,都很務實,接地氣,貼近生活,有煙火氣。
同時,它又能夠從現實中抽離出來,去反觀這個世界的自相矛盾,不可理喻。一方面表現出生活的不易,困頓,一方面又能跳出生活,反觀生活,在音樂的世界裡,獲得暫時的解脫。
人物形象的不完美
《半個喜劇》的另一個突破,就在於它塑造的人物形象,並不完美,既沒有那麼多靈光一現的好運,也沒有那種一步登天的跨越。
它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扎紮實實講了一個好故事,以及人物在故事中的輾轉騰挪,仿佛隔著螢幕,都能聽到那種人物撞在牆上的咚咚聲響。
主人公孫同,他有著懦弱,自卑的一面,也有著堅強,隱忍的一面。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性格缺點,喜歡與這個世界妥協,一方面,他又在嘗試在兵荒馬亂中突圍,為自己和自己的心靈在這個世界中尋覓到一個更大一點的生活空間。
他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也沒有那麼多好運降臨在他身上,反而,他在一次次突圍的同時,一點點在失去,在失去以前的那種安全感,保護感,他面前那些可以幫他擋子彈的人,一個個在退後,他必須要大膽地站起來,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殘酷,冰冷。
他也試圖去抓住一些東西,他的友情,愛情,友情,仿佛都在他的生活中,需要重新被定義,這不僅僅一次次擊中了他那脆弱敏感的心臟,也在無形中構築了他內心的另一個堡壘,終於打造成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電影的結尾,並沒有讓他走上迎娶白富美,簽約唱片公司,愛情事業雙豐收,開啟巔峰人生的道路,而他始終是笑嘻嘻的,既是對於生活的認可,也是對於生活的重新認識,接納。
電影中少的那點鋒利
電影中也有美中不足,那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鋒利感。
能夠看出,電影也在試圖妥協,畢竟這是一部喜劇電影,不想表現得太過於硬,過於冷,它需要一個緩衝,一個可以著陸的地方。
然而,正是在這種對於衝突的避免過程中,少了一點鋒利感,讓它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缺少了那種果斷,斬釘截鐵。
就如同孫同的人生,他可以最終做出符合他內心的抉擇,卻也不得不面對真實的生活,那一刻的衝鋒陷陣,更像是一種長久壓抑的爆發,也像是一次對於自己命運的自我解嘲。
對於影片來說,一方面它表達的內容,已經超越了喜劇的範疇,一方面它又在電影即將超越喜劇的邊界時,又把自己及時拉回來。正是這種欲言又止的猶豫,讓它少了一點鋒利感。
孫同對於秩序的閃躲,莫默對於秩序的抗拒,鄭多多對於秩序的不屑,以及孫同母親,鄭多多父親,孫同上司對於秩序的強調,它們共同構成了秩序本身。
電影在表現這種秩序的時候,一方面通過喜劇的手法,讓它顯得不那麼嚴肅,令人畏懼,一方面通過主要人物的交織,矛盾,讓它又顯得無處不在,若隱若現。
如果能夠把這種模糊感,游離感,再處理得更加平穩一些,潤滑一些,那麼,這部電影會顯得更加深刻,意味深長。
期待開心麻花的下一部電影,喜劇的突破與探索,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