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起,雙流國際機場正式實施進境旅客託運行李100%先期機檢試點

2019-11-15     雙流發布

按照海關總署工作安排,從今天(11月15日)起,成都海關在雙流國際機場旅檢現場正式實施進境旅客託運行李100%先期機檢試點,這是推進海關行李物品智能化監管創新工作、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海關監管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了解,先期機檢指的是海關對進境旅客託運行李在行李分揀區提前實施非侵入式過機檢查,在通關現場進行攔截和查驗的「監管前置」監管模式。該模式主要採取「圖像判讀、分類布控、重點監管」的工作方式,能夠很好的體現「全覆蓋、集中判、分類審、分級布」的現代海關智能化監管理念。

在實施先期機檢之前,進境旅客在行李轉盤處提取託運行李後,需在海關監管通道上將行李全部搬上X光機檢查,海關在這個區域要對旅客攜帶的手提行李和託運行李同步實施機檢判圖、嫌疑行李攔截、人工開箱檢查。

實施先期機檢之後,海關在旅客提取託運行李前完成非侵入式的提前檢查,在監管通道只對部分行李抽檢,也讓大多數進境旅客在通關時「免排隊、免搬箱、免過機、零等待」,平均通關時間將進一步縮短,真正體驗到「無感通關」。

如果在預檢時發現旅客行李箱中有疑似違規物品,海關將立即對可疑行李施加海關封條和海關鎖,一旦加鎖行李被帶離海關監管區域就會報警。如果旅客在提取行李後發現自己的行李箱上被施加了海關封條和海關鎖,應主動前往海關監管通道自主申報並接受開箱檢查。


實施進境託運行李100%先期機檢,可有效整合優化海關監管資源,實現監管集約化、精準化,進一步提升旅客通關效率,減少旅客二次搬運行李的情況,縮短大多數旅客的通關時間,進一步優化旅檢現場通關秩序。

下一步,成都海關將結合海關總署對先期機檢工作的要求和實際,對旅檢現場作進一步改造,優化軟硬體設施設備,打造與試點模式有效結合的先期機檢示範工程,為機場創新旅客通關模式積累經驗。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 唐靜 趙飛 編輯:趙雨嬌 劉婷 審核:周星雲】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布」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7IVcm4BMH2_cNUgAle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