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大國夢:野心膨脹,不惜站在美俄對立面

2021-01-17     枕貓

原標題:土耳其的大國夢:野心膨脹,不惜站在美俄對立面

早在去年十月份,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對媒體表態:「俄羅斯從未將土耳其視為戰略盟友」。

此番言論當時被各大媒體包括軍事迷解讀為俄羅斯重拳敲打土耳其,明確表明其態度和立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納卡衝突應該以政治手段解決,而不是以武力方式解決。

如果土耳其不考慮俄羅斯的戰略安全問題,在行動上毫無顧忌,那麼就不要怪俄羅斯不留情面。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武力是否能夠解決爭端?

多年以來,俄羅斯與土耳其在地區衝突中一直都站在對立面。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矛盾,可謂歷史悠久,基本可以屬於世仇了。無論是國家高層還是民間,都積壓了很多仇恨的情緒。

在歷史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就是被沙俄的軍刀一塊塊的肢解分割的,曾有網友戲稱,原來的土耳其是一個圓圓的大西瓜,被沙俄直接用軍刀切割成了長條型的倭瓜。

可以說,正是由於沙俄的崛起,才最終導致了土耳其的沒落。所以導致如今的土耳其,可謂是寸土必爭。而俄羅斯又一直都是一個噬土成性的國家。

土耳其扼守的土耳其海峽,是阻擋俄羅斯在黑海、地中海與中東擴張的重要節點。多年來,土耳其利用北約身份和優越的地理位置,遊走於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這也是土耳其敢於待價而沽的根本原因。

土耳其海峽

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我國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艱難的回國之旅。如果不是希臘的幫助,我們是必須交付10億美元保證金才能被土耳其允許「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頗有點「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的意味。

俄羅斯沒把土耳其當做戰略盟友,估計土耳其同樣也沒有把俄羅斯當做戰略盟友。敘利亞衝突,巴沙爾政權背後是俄羅斯,這一點土耳其很清楚,但其仍然堅持出兵並且在其境內扶持武裝組織。

利比亞衝突,哈夫塔爾國民軍背後支持者是俄羅斯,土耳其直接出兵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但南高加索地區的權力平衡對普京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尖銳的軍事對抗還是能避免就避免。

拉夫羅夫只是言語敲打了土耳其,兩國部隊的直接衝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能發生的。

利比亞衝突

這年代,誰還相信盟友?

亞美尼亞總統多次強調,莫斯科「多年來一直是亞美尼亞的盟友,兩國之間存在信任關係」。但是此次納卡衝突中,亞美尼亞似乎並不願意俄羅斯介入其中。

雖然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的盟友,但俄羅斯會不會私底下與其他國家達成某些協議以便解決此次衝突?當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亞美尼亞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

亞塞拜然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國之一,雖然在土耳其和西方國家的不斷忽悠下擅自退出了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簡稱集安組織),但亞塞拜然自獨立以來,一直與俄羅斯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也同樣向俄羅斯大量購買武器裝備,可以說亞塞拜然武裝力量的大部分武器裝備都購自俄羅斯。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在塞拉耶佛受到塞爾維亞激進分子暗殺身亡。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蝴蝶扇動翅膀,掀起的很可能是巨大的海嘯。

如果納卡衝突引發美俄直接對抗,很可能就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況且一直以來,美國都想用戰火包圍俄羅斯,令其無暇分身。所以普京在對待出兵亞美尼的問題上,還是相當謹慎的。

納卡衝突

本次納卡衝突,已經很明顯可以看出,土耳其就是其真正的幕後黑手。土耳其出於歷史、能源、民族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對亞美尼亞態度極為惡劣。但土耳其並沒有任何出兵的理由。只能說目前的局勢看似危險卻還沒有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而實際上,土耳其一直以來都處於脆弱的國際地位,幾乎沒有認真的盟友。亞塞拜然、卡達,基本上算是土耳其的一切盟友了。

土耳其的確從沙特手裡拯救過卡達,但是反土耳其聯盟也應運而生,以色列、希臘、阿聯、賽普勒斯,法國還有亞美尼亞都在努力發揮作用。

土耳其能夠被吸納到北約組織,完全就是美國用來控制中東的一枚棋子,站隊西方世界,為土耳其吸納了很多來自周邊國家的仇視。國際上普遍共識,土耳其擁有一個非常有害的外交政策環境。

土耳其與美國,同為北約組織成員,關係卻基本和對手差不多,已經到了互相制裁的地步,這樣的盟友還叫盟友麼?

北約

爭端的背後暗藏野心

土耳其作為納卡地區的不相關國家,卻對納卡衝突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有跡象顯示,土耳其一開始就對亞塞拜然進行了支持,不僅提供包括無人機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還包括空軍戰機。

從一開始,土耳其就一直在扮演著一個不怎麼光彩的角色。

就連華盛頓在納卡衝突問題上,也難得的和俄羅斯保持了一致。美俄都希望衝突雙方能夠儘早握手言和。

為什麼土耳其卻一直在該地區瘋狂煽風點火,不惜站在美俄的對立面?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本來都屬於波斯(伊朗),在沙俄時期併入俄羅斯,成為了前蘇聯的兩個省。蘇聯解體後,兩個國家宣告獨立。所以說俄羅斯認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是自己的勢力範圍理所應當。但是由於兩個國家都與土耳其接壤。土耳其同樣認為這是自己的勢力範圍。

蘇聯解體

近年來,自認為是中東強國的土耳其稱霸中東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目前美國內部鬥爭越演越烈,美國作為主要權力中心的地位已經被削弱。土耳其在地中海和南高加索地區的作用也在逐步增強,越來越想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現在土耳其想要恢復昔日的鄂圖曼帝國榮光,缺少暖水港的俄羅斯也要不斷在高加索以及中東擴張勢力範圍,由地緣導致的矛盾很難調和。俄土註定不可能成為親密的夥伴。

土耳其的野心已經越來越大,近年來土耳其頻繁插手多國事務,介入周邊國家造成民事衝突。敘利亞、利比亞、納卡衝突都能看到土耳其參與其中的身影。最近土耳其甚至揚言要介入克里米亞問題。

土耳其懷著一顆大國的夢想,不斷與周邊衝突,走的是一條雄心勃勃的鄂圖曼帝國復興之路。

土耳其

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即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約

對於俄羅斯來說,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那就是核武庫和軍隊。

說回武力,即便是不斷裁軍的俄羅斯依然保留了獨立的南部軍區。而南部軍區的58集團軍和49集團軍兩支集團軍更是戰鬥力生猛。絕大部分士兵都經歷過中東戰火的洗禮,俄軍南部軍區的地面力量絕對不容小覷。更不要說俄軍的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簡直可以用一騎絕塵來形容。

2017年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簽署的購買S-400防空系統金額就高達25億美元,而且就在2020年8月份,土耳其追加購買第二批S-400防空系統。

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頂著美國及北約的巨大壓力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系統。土耳其認為美國高價向北約組織成員國兜售自己的防空系統和軍事物資,存在強買強賣的欺詐行為。

俄羅斯S-400飛彈防禦系統的購買和交付是勢在必行的,土耳其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要購買這個S-400飛彈防禦系統,哪怕壓力巨大,也硬著頭皮死扛,因為土耳其知道,只有軍事強大了,自身才會強大,才會有盟友。否則,永遠都是別人的馬前卒,被人踩著過河的橋。

蘇聯解體帶來的巨大創傷已經讓俄羅斯長期一蹶不振,同時伴隨著蘇聯解體的還有俄羅斯強大而完整的工業體系。這直接導致俄羅斯淪落到靠出賣軍事資源為生的地步,而土耳其無疑是俄羅斯的重要客戶。

而且隨著天然氣工程—「土耳爾流」的陸續竣工和投入使用,俄土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在埃爾多安帶領下的土耳其近年來在很多對外政策上都與美國在中東的利益背道而馳。由於國內宗教勢力都是埃爾多安的擁護者,埃爾多安在國內有著非常穩固的地位。

2016年美國主導的目的在於推翻埃爾多安政權的居倫政變也以居倫逃亡美國而失敗。

有意思的是,埃爾多安能夠在此次政變中安然無恙地度過,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普京事先給埃爾多安提供了情報。

納卡衝突的根源是民族爭端問題,這種民族爭端問題靠武力去解決,受害的永遠是人民大眾。普京的做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還是應該冷靜地坐下來,和平解決爭端問題。

戰爭帶來的更多是傷亡,也只會更加激化民族矛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712D3cBuNNrjOWzou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