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之後,家長們時長能聽到這樣的抱怨:「我不想上學了,我考試又沒及格,大家都在笑話我!」、「上學真沒意思,我每天都很無聊!」、「我不喜歡學校,老師不喜歡我,同學也不跟我玩!」
孩子總是抱怨在學校里過得不好,是我們的孩子適應能力太差,所以無法融入集體,還是孩子內心太過於敏感和脆弱,不夠堅強呢?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根據自己童年的真實經歷,寫下了《窗邊的小豆豆》這部作品。
希望能夠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啟迪更多的父母,讓他們去發現孩子的美和純真,去真正地傾聽和愛護孩子,讀懂孩子,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讓孩子的未來更加美好。
1、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一個人的自卑感,往往是從孩童時期開始的。當我們發現孩子鬱鬱寡歡,不願意交朋友,會嫉妒別人,甚至貶低別人,不願意跟別人競爭的時候,往往就是孩子開始自卑的時候。
孩子的自卑,很多時候,並不是學校生活帶來的,而是家庭原因導致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種自卑感會伴隨著孩子入學,讓他在學校里也缺乏自信。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巴學園裡有很多特殊的孩子,有患過小兒麻痹症的泰明,也有身材極為矮小無法長高的高橋君。這些孩子,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常常會感到自卑。
為了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小林校長在游泳時,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可以穿泳衣,也可以光著身子進入游泳池,盡情地游泳。
很多孩子都光著身子下了水,玩得十分開心。他用行動告訴孩子們,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
當在水中游泳的時候,那些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羞恥感在不知不覺之間消除了,他們不再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剛開始,他們還很害羞,很快,就開心地遊了起來。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即便他不完美,我們依然愛他,願意陪伴他一起長大。只有正視孩子的缺陷,才能夠幫助孩子消除自卑感,讓他們變得開朗和自信起來。
2、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想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爸爸媽媽們就要懂得去尊重和支持孩子,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和他做朋友。
書中小豆豆媽媽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當小豆豆被學校開除的時候,媽媽並沒有告訴她真相。她不想讓小豆豆覺得自己很糟糕,因為退學的事情變得自卑。她只是輕描淡寫地對小豆豆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裡很不錯。」
這件事情,媽媽一直瞞著小豆豆,直到她20歲的時候,才告訴她真相。那個時候,豆豆已經變得十分優秀,再也不是令老師頭疼的孩子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情況,挫傷他們的自尊心。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站出來,去保護好孩子,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用鼓勵和愛,幫助他戰勝自卑,重新認識自己。
3、如何發掘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家長們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引導和培養他們的興趣,讓孩子的個性得到更好地發展。
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書中小林校長給孩子們上課的方式,十分特別。教室在一輛電車上,孩子們進入教室就仿佛旅行一般。
教室的座位不是固定的,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課程也沒有順序,孩子們喜歡哪門課,就從哪門課開始學習。
從孩子們喜歡的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明確一天的學習目標從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其次,我們要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優點。
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都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在嘗試中,他們的能力會慢慢地集中到自己的優勢中。
如果爸爸媽媽們發現孩子最近畫畫特別好,或者唱歌、跳舞特別出色,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千萬不能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自己去玩兒吧」、「你還有進步的空間」。
最後,我們要鼓勵孩子活出自我。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不要在他耳邊說:「某某學習比你好」、「某某跳舞比你好」、「某某比你更乖」。
我們的孩子是無可替代的,即便他有著各種不足,但是他也值得我們的肯定和讚美。
與眾不同的孩子,如果得到恰當的引導,往往可以變得出類拔萃。我們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鼓勵他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並為之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