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是農村發展重要的助推器,農民群眾綜合素質提高了,有利於更好地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更好地建設美好家園、振興農村,所以要想長遠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興旺,精神帶動是一個重要推手。
堅持模範導向,志願服務送溫暖。正所謂一個好人能帶動一群好人,一群好人能托起一個鄉鎮的文明。為了讓志願服務規範化常態化,斑竹園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置7支志願者服務隊伍,同時聘用專人負責志願服務中心的日常管理,每周組織志願者參與環境整治、交通疏導、文藝表演、為老人理髮、量血壓等公益性活動,各村也根據自身情況詳細制定每月的服務計劃並定時開展。同時還通過村民微信群、幹部入戶詢問和現場點單的方式徵集農戶心愿,鎮村所站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派單」,以讓志願服務更合百姓胃口。
堅持激勵導向,先鋒模範做表率。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正因如此,斑竹園鎮大力宣揚全鎮的先進典型事例,把發生在環保衛生、勤勞致富、孝老愛親、移風易俗、遵紀守法、熱心公益、教育工程等方面的優秀事跡,除了每天通過廣播播送及在集鎮建設先鋒館、在各村設立先鋒榜公示外,還結合各村紅黑榜評選活動發放「振風超市」評分券,讓群眾在獲得榮譽的同時也可以得到物質上的獎勵。目的就是為了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弘揚社會正能量,給廣大百姓們補給充分的精神食糧,以鼓勵更多的幹部群眾積極參與到實踐文明活動中來。
堅持實效導向,文明宣講漲知識。全鎮聯繫村班子成員和扶貧工作隊隊長都是各村的指定宣講人,負責宣講黨和國家的理論方針、脫貧攻堅、環境整治以及鄉風文明建設等政策,紅色講解員、司法所所長、派出所所長、法庭庭長、教師、醫生、農技師等專業人員也會定期通過文明實踐講堂針對紅色文化、法律知識、文化教育、醫療養護、農業發展等專業性知識進行宣講。每個所站每月至少會開展一次集中宣講活動,同時還會針對群眾需求,在田間地頭、居民院落等場所開展「流動宣講」,讓宣講知識入腦入心。
堅持服務導向,文藝演出送進村。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逐漸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的生活不再僅僅局限於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為此,斑竹園鎮組建了11支農民演出隊伍,成立了斑竹園紅丹桂演出協會和桂花香演出協會,每當到了傳統節日或者重大活動,政府就會把文藝演出送下村,而表演的都是群眾自編自導的小品、三句半、快板、大鼓書等,全鎮的文化活動開展得風生水起,而這些「免費點心」在給群眾帶來無限歡樂的同時,也宣傳了脫貧攻堅、鄉風文明等各項政策,潛移默化地引導著群眾加強精神力量。(付維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240f28BMH2_cNUgZh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