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用6年盜了8座東周王陵令國人扼腕嘆息

2019-08-07     繡痴堂



金村古墓地址


河南洛陽有一個享譽全世界的村落,

它叫金村,

當地村民曾說過這個名字的由來,

「村裡種地常發現金罐子,金元寶。」

而它之所以能一鳴驚人,

還要從1928年說起。


那是一個雷鳴電閃的雨天,金村東面的一處農田突然塌陷,露出一個大坑,地下傳來鐘鼓齊鳴的聲響。人們下到坑裡一看,泥土中裹著編鐘,是古董。懂行的人跑來看了看,說:難怪這裡打井不順當,井水都滲到墓道里去了!而且這一帶地下全是古墓,一連數公里。




洛陽金村大墓盜掘現場(《洛陽故城古墓考》)


消息很快傳開了,幾撥考古專家趕來很認真地四處查看,說「好像是天子墓」。金村人聽了不懂,追著問:「天子,啥天子?能比皇帝的官還大呀?!」


後來,村裡的人終於知道,這墓中有的是寶貝,有無數的青銅禮器,這些東西都可以賣錢,一件土罐罐說不定就能換回一頭大青騾!於是人們興奮起來,都想弄幾件回家壓箱底。




圖 | 東周銅鼎 洛陽博物院藏


令他們驚訝的是,那些盆盆罐罐在地下埋了幾千年,仍然完好無損,編鐘拿出來敲,「當」的一聲就響了,聲音洪亮,還可以敲出曲調。老百姓不知道這是王陵,心裡只想著:這下發財了!




圖 | 金村出土玉杯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金村地下有寶貝」的消息很快在十里八鄉傳開了,於是,就有那膽大之人準備盜墓。由於時逢亂世,軍閥混戰,文物得不到國家的有效保護,基本上都被外國人弄走了。


為什麼會被外國人弄走呢?



懷履光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的河南,宗教政策開放,凡較大的城市,都有外國人在傳教。其中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住在省城開封,他和美國人華爾納一聽洛陽有寶,就沿著隴海線摸過來了。



懷履光在中國


現在有人說,懷履光來金村並非是盜掘文物,他得到了當時河南省博物館負責人的首肯;懷履光喜歡中國文物,認識很多中國學者,彼此間常有合作,還翻譯了一些文物拓片上的文字,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這樣說來,他似乎是個文物愛好者或者志願者。


但事實不是這樣。



懷履光在中國


懷履光是傳教士,他來中國只能是傳教,而不是收集文物。讓我們看看這個人的簡歷吧,懷履光是他來中國時的漢文譯名,也有人譯為白威廉。他是基督教河南聖公會的主教,1910年從加拿大來華,在中國居住了40年,成為一個「中國通」。




圖 | 玉璧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當年他來到金村,發現這裡的地下簡直就是天堂,全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瑰寶。這下他便不走了,要挖寶。從1928年開始,他利用主教的身份,糾集他的洋哥們兒,威脅利誘當地一些百姓,一直在這裡挖了6年!




1907年7月汴洛鐵路沿線挖出唐代陶俑與陶器


6年間,金村的原野上每天都是人頭攢動,钁頭、鐵杴加上洛陽鏟,攪得塵土瀰漫。




洛陽鏟


6年過後,這裡的原野上只剩下8座被挖開的大墓,就像8個老人被掏空了腹腔,敞開了血淋淋的傷口,向著蒼天悲號和發問。與此同時,一片狼藉的天子墓旁,站著那些傻了眼的農民。








圖 | 玉舞人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這麼多的文物,那些外國人搞得懂嗎?


其實他們不懂!或者說不真正懂。


梅原末治從一件銀器的銘文中看到有「三十七年」字樣,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從而發表看法,說金村古墓是秦代墓葬。





後來,又有人讀出編鐘上有個「韓」字,便認為這是「韓墓」。這些人之所以搞錯,是因為1934年之前,我國還沒有確認夏商周三代王陵的位置。


直到1946年,著名學者唐蘭先認為金村古墓是周墓,並發表《洛陽金村古墓為東周墓而非韓墓考》這篇論文,才初步確定此處為東周貴族墓群。





金村8座大墓被盜掘後,考古學者根據墓葬的形制,根據出土文物的有關記述,點點滴滴地進行考證,後來又結合不斷發現的商周時期墓葬,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金村古墓乃東周王陵!



洛陽東周天子駕六車馬坑


這,已經沒有什麼爭議了。但是,即使沒有爭議,又有何用呢?那些被運走的文物,何時能回來?這些蕩平了的陵墓,還能不能重新隆起,給後人一個標誌?



這些珍貴的文物精品,抹有血腥的盜墓記憶,成了洛陽人永遠的痛,成了中國人永遠的痛,以至於每當加拿大展出這些文物時,都有中國留學生表示抗議,說這不是文物展,而是盜墓展,是一種反文化現象。


更多金村8個周天子墓出土(被盜)藏品欣賞 ,看完心在滴血!










































洛陽金村出土玉珩 現藏於弗利爾美術館

(原弗利爾藏)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成為中國人「生與死」的第一追求,當然與「風水學」有關,但倘若沒有天子的領頭,也斷然不會這樣的。

據《後漢書》、《水經注》、《太平寰宇記》等記載:周景王葬於翟泉。翟泉就在邙山腳下漢魏故城遺址東北隅的金村附近。邙山墓區,除景王外,還葬有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共十餘代周天子,金村陵區是東周最大的陵區。

周天子葬於金村的直接原因,當是因王子朝之亂遷都成周(今洛陽白馬寺東,即漢魏故城一帶)

但令人遺恨的是,最早葬於北邙、引領「葬在北邙」之風的周天子墓——「北邙第一陵」被中外盜墓賊給徹底弄沒了。

東周享國515年,歷25王。就算周山四陵與桓王陵是天子之墓(當時陵寢「不封不樹」,現在也沒有考古佐證,這5個天子墓是大可疑問的),再加上金村8陵,還該有12位(甚至是17位)天子「下落不明」。

據不完全統計,金村大墓被盜文物流散在10多個國家的數十個城市,僅日本人梅原末治搜集資料編成的《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一書,就收入文物238件。


《洛陽金村古墓聚英》

據統計,那238件文物,件件是國寶,還有數千件文物,日本人認為不值得入書,就沒有記錄在冊。這是多麼驚人的掠奪啊!當時國人貧窮愚昧,這些外國人憑著幾個破錢,就把我國一個璀璨時期的文化肢解了,弄走了!





這些文物精品,如今被法國巴黎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美國坎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美國佛利亞藝術館等博物館收藏,有的在日本大阪佳友男爵、日本東京細川侯爵等人手中……令國人扼腕嘆息!!!





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tXczWwBJleJMoPMC2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