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劍指蒼穹)
何叔衡小傳:「叔翁辦事,可當大局」,毛澤東最得力的「老」助手
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一個農民家庭。他12歲開始,斷斷續續讀了8年私塾,修完了四書五經,飽讀了大量名著,但對功名卻不甚熱心。
1902年(26歲),何叔衡參加科舉,考中秀才。但面對縣衙送來的讓他管錢糧的美差,他卻不屑一顧,甘願回鄉種田,在學校教書。鄉里人都戲稱他為「窮秀才」。
1911年(35歲),辛亥革命爆發後,何叔衡率先剪去辮子,又動員周圍的男人剪辮、女人放腳。他在學校里,反對尊孔讀經,提倡應用文,受到守舊校長的斥責。何叔衡憤而辭職,離開家鄉。
1913年(37歲),何叔衡考入長沙湖南第四師範,第二年與第一師範合併。他結識了同校就讀,比他小17歲的毛澤東,成為忘年交。何叔衡畢業後,進入著名的長沙楚怡學校當老師。
何叔衡繼續與毛澤東等人來往密切。1918年(42歲),何叔衡作為年齡最大的成員,加入毛澤東等人創立的新民學會,並成為骨幹分子。
何叔衡積極支持毛澤東發起的「驅張運動」,還慷慨解囊支持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組織俄羅斯研究會、辦《湖南通俗報》,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何叔衡是毛澤東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毛澤東贊道:「叔翁辦事,可當大局。」
1921年6月(45歲),何叔衡和毛澤東作為湖南共產主義組織代表,一同奔赴上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但後來,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說,「幾位主要代表認為何叔衡既不懂馬列主義,又無工作表現,不應出席大會。……請何叔衡先行返湘處理。」何叔衡到底有沒有參加一大,成為一個懸案。
(中共一大會址)
何叔衡回到湖南後,繼續協助毛澤東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他創辦了湖南自修大學,培養幹部儲備人才。
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何叔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等職。北伐後,他又擔任湖南省法院陪審員、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成員,在國共兩黨有著舉足輕重的威望。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何叔衡受到通緝。他化裝奔赴上海開展黨的秘密工作,後前往蘇聯學習。1930年(54歲),何叔衡回國,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同時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
1931年11月(55歲),何叔衡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工農檢查部長、最高法庭主席和內務部長等職。
他不顧年事已高,起早貪黑,走村串戶,親自調查核實蘇維埃各級幹部的工作作風情況。他堅持有理有據依法辦案,槍斃了謝步升等貪腐分子,使蘇維埃政府成為「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何叔衡被稱為「反腐先鋒」。
1933年,臨時中央遷入蘇區,王明掌握了中共中央領導權,毛澤東被剝奪了紅軍的領導權。何叔衡也遭到指責,被撤銷了全部職務。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長征,何叔衡被留在了中央蘇區。
1935年(59歲),何叔衡、瞿秋白等人在便衣隊的護送下向閩西突圍。2月24日,在福建上杭縣小逕村,何叔衡等人被敵軍包圍。年齡最大的何叔衡,為了不拖累別人,縱身跳下懸崖,壯烈犧牲。
1937年,在延安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6周年大會上,毛澤東列出為犧牲同志默哀的名單,其中就有「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何叔衡。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08篇作品,營員「劍指蒼穹」的第2篇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q6pfXABjYh_GJGVPb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