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觀念實質及易經探源——文/塞北劍豪

2020-06-08     易學傳媒

原標題:人生三大觀念實質及易經探源——文/塞北劍豪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生的三大觀念。這三個觀念根據不同的階級和社會經濟基礎具有不同質的內涵。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念以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為基本基調,其實質強調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資產階級人生觀念以唯心主義為基本基調,實質是強調唯利是圖的金錢、利益至上論。

易經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價值觀是來源於西方,現在仍有人認為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是德國哲學的產物。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認知。人生三大觀念均來源於中國易經哲學。周文王在3000年前所著的《易經》第20卦和孔子的象傳中,就提出了「觀」的理論和實踐對接性的分析。《觀》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維。

在世界觀問題上,他提出「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和「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也」的理論。

主要意思有三層:

第一層:三觀是人生之大觀,只要按照時代發展的風向前進,就能順勢通達。

第二層:他指出了樹立世界觀的標準就是秉承「中正」的思想,中是指看問題和處理問題要不偏不倚,居中調處;正是講究原則,堅持正義,樹立正氣,主持公道,這就是正確世界觀的方向。

第三層:是說人們看問題要從正面著眼,看國家正確的和輝煌的一面,激發士氣,鼓舞戰鬥力的不懈精神,不要把眼睛只盯在灰色調的問題上。這樣就抓住了事物的實質,促進社會正能量發展,就能夠由賓客上升為王的位置,有利於自身發展。

在人生觀問題上,他提出「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包含兩層意思:

其一是說:人生髮展要多看自己的不足,少看他人的缺點,總結經驗和教訓,明晰進退之道;即使看到他人的缺點產生的過失,也要督促自己不犯類似的錯誤,變成自己前進的動力,這就是符合規律的人生思維方式。

其二是說:觀我生即觀民也,要求人生觀不僅僅是自我行為,更重要的是教化庶民的行為,不斷觀察我所統御下的人民百姓之所需、之所想,使大家的人生觀都符合國家的需要。

在價值觀問題上他提出「觀其生之得失,志未平也」。

意思是:

平時要多看他人之得失為己之價值借鑑,對其所獲得的成就,不要感到憤憤不平,而要立起直追,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善於用他人創造事業的價值能力,鞭策自己創造更高的價值,提高更大的能力,才不至於遺憾終身。所以《易》曰:「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這是一個總論,說明先賢之聖哲,欲要改造人生三大觀念,就要通過教育來加以引導。

通過教育改造人生三觀是一項很神聖的事業,要對地方的需求進行調查了解,體察民情,掌握民意,有針對性的設立教坊,才能起到一定的教化和改造作用。

當我發現人生三大觀念是我們的老祖宗創立的哲學學說,改變了西方人的一貫認知,感到無限的自豪。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無限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將催發世界民族的精神理念。

塞北劍豪寫於北京

2019年11月28日

作者簡介:

塞北劍豪-王平,曾任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學副院長,中美加國際合作:【CAC教育全國職業培訓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專家師資委員會】 專家委員。中國易經研究學會專家委員,中華易理哲學家網絡專題主編,著有《易學十論》《易經鑒行導論》。教育家,詩人,書法家,管理專家。現為京郊地區四所大學的兼職教授,文化部 • 中國領導幹部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陽光文化傳媒暨陽光國際文學社副社長、副總編兼文學評論部主編,書畫攝影部主編,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文化部藝術人才資料資料庫高級書法家等社會兼職。

於2015年下半年開始撰著《易經鑒行導論》上經卷30辭章,用唯物辯證的方法改變了沿襲3000餘年的《易經》算命體系,剔除了罩在《易經》表面的唯心主義包裝色彩,還其唯物主義的本質。2019年開始創作《易理預測與決策》,將易經象傳與社會管理決策聯繫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實踐導向效應。2015/2019年期間創作《易學詩詞》上經卷30首,《易理詩話》30篇,《易學詩詞藝術鑑賞》《易學詩詞創作藝術100法》等,把易經從晦澀難懂的辭藻中解放出來,賦予文學藝術的感染力,增加閱讀者的興趣感,從學風水樂趣中領悟易經的實質。

現任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會員。

國際易學聯合會是中國唯一一個易經類一級學會,是各國、各地區與易學有關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聯合組成的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易學聯合會易經推廣專業委員會是直屬機構。

本會的宗旨在於倡導以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現代人文理念,推動易學原典研究和應用,從事各種易學學術活動,弘揚易學文化中的優秀傳統,探討易學思維與當代科學相結合的途徑,促進人類文明建設。

歡迎廣大易經愛好者專家加入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lIRk3IBiuFnsJQVEU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