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又是一次大考

2020-04-09     人民日報

4月8日是信息量很大的一天。

這一天,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國人振奮。這是「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的具體體現。當然,看到車流駛離武漢那一刻,大家也在反覆彼此提醒「解除通道管控不等於解除防控措施」。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一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一系列新論斷。從這個節點開始,未來如何分析形勢,怎樣干好工作,這些論斷無疑都是重要遵循。

同在這一天,全球確診病例超過150萬。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增大,國內僅黑龍江綏芬河一個不大的口岸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就達39例。事實擺在眼前,疫情防控松不得。全球防疫形勢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尤其是境外疫情正呈現暴發增長態勢,這都提醒我們疫情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更說明防控遠未取得全勝。

分析這些密集的信息,我們不難理解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傳遞出的明確信號,疫情防控不僅沒有結束,還會常態化推進。外部環境變化,我們要時刻關注,還要儲備必要的硬措施,做最壞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無論外部環境怎樣變,關鍵還是辦好自己的事,我們自己常態化防控住疫情,讓生產生活加快全面恢復,這才是硬道理。

置身新階段,應有新行動。防控任務不可鬆懈,應把握三個關係。

一個是,常與長。要堅持常態化防控,就得建立長效機制。對此,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保持出門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等良好習慣。在各方面的治理、管理同樣需要主動適應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實現長效。

再一個是,放與防。目前,國內基本實現一「碼」平川,有序「流動」,但在放開限制的同時,社區管控、陸海口岸防控絲毫不能松,有些地方甚至可能要更緊一些,入境的閉環管理,防疫的精準施策,都是應有之義。

最後一個是,凍與動。此前,無論一些需求被暫時「凍結」,還是部分企業生產被暫時抑制,皆因疫情。「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如何在做好防控前提下促進動起來,才有生機,才有希望。

內部有反彈風險,外部形勢正在變化。對中國而言,常態化疫情防控又是一次大考,而且後邊還不斷會有新的大考。惟有保持清醒、全力以赴、咬緊牙關、攻堅克難,我們才能早日取得全勝。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dN1X3EBiuFnsJQVvrqP.html












青春的逆行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