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過中秋了,就別再罵我媽了」「不罵她,難道罵你嗎?」

2019-09-18     亭亭說情感

現如今社會生活都非常好,都說如今的兒媳,就像媽一樣,做婆婆的得把她哄著供著,這樣才不會給自己的兒子氣受,自己也才會有好日子過。

再也不會有舊社會那樣的婆婆,飛揚跋扈,不把自己的兒媳當人看,甚至不是打就是罵。

可並不意味著,現在這個社會就沒有這樣的婆婆出現,對於那些性格非常強勢的,或是家庭條件懸殊相差太大的,這種情況也是極有發生的。

01

我記得在我們老家就有這樣一戶人家,他們家在我們當地是非常有名氣的,家裡是最有錢的,以前我們住破破爛爛的土房子的時候,他們家就住的是那種非常大的四合院兒。

當時他們家的女兒跟我是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玩兒,我們村的人都知道,他奶奶對她媽媽並不好,因為奶奶的家事比較好,而她媽媽家比較窮。

嫁過去自然是不受待見的,但由於自己的爸爸非常喜歡自己的母親,她怎麼反對都沒用,只得被迫接受。

所以,朋友的媽媽嫁過去也算是高嫁了,因為高價所以被人看不起。因為你高攀,對方一直在貶低你。你用一種仰望的姿勢看著她,而她卻有鄙視的眼神,瞧著你,甚至不屑於看你。

結婚之後,朋友的媽媽並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她的奶奶,都會用各種方法去折磨她,諷刺她,大戶人家主母,很厲害,讓她的母親受盡了屈辱。

因為很多時候,她的父親都不在家,要去外面做生意,所以家裡只剩她們幾個人,父親想要幫忙,也有心無力,並且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他們要很久才回來一次。

由於當初自己的兒子不聽自己的話,非要娶這個窮苦的女人,所以,她把所有對兒子的不滿都發泄在了媳婦身上,平時總能聽見,她在罵自己的兒媳婦,甚至有時候,還不准她吃飯。

後來,又因為她的母親,沒人給他們家生一個兒子。本來對兒媳的心存怨恨,現在越來越有藉口打罵了,雖然奶奶對她的媽媽不好,但對朋友還算不錯,畢竟那是她們家的孫女。

02

快到中秋節了,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她爸爸今年突然說沒有時間回家過中秋節。朋友知道,這又將是一個不安生的日子,母親在家裡面,吃苦耐勞,忍氣吞聲,都是為了讓她能夠好好的生活下去。

可奶奶並沒有因為節日就對母親客氣的意思,無論是過節還是平常,母親都少不了挨罵,尤其是在節日時,父親沒有回來。

感受到孤獨的奶奶,就會非常生氣,直接把怒火撒在母親身上。隨著朋友一天天長大,她也看不慣奶奶一直這樣欺負母親,有時候會幫著說兩句。

可奶奶看見她護著自己的母親,有時候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可中秋節那天,接到爸爸的來信,說不能回家過節,不知怎地,已經心平氣和的奶奶,突然大發脾氣,又開始罵起了她母親來。

朋友看不過去了,就求著奶奶說:「今天過中秋節,就不要罵媽媽了好不好?」誰知奶奶這時正在氣頭上,說:「不罵她,是不是讓我罵你?」

朋友鼓起勇氣,想要再次回懟奶奶,卻一把被媽媽拉在身後,媽媽連忙給奶奶道歉,才平息怒火。

朋友在這個時候非常的生氣,她暗自發誓自己要努力地掙錢,將來給媽媽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

媽媽這一輩子,從未感受到幸福快樂,一輩子就是忍氣吞聲。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她沒有像父親提出離婚。

就夫妻關係來講,父親對她還是不錯的,只是在父親走了的時間裡,母親受的苦會很多。

但母親體諒父親的難處,一方是他的母親,另一方面他要負責努力的掙錢來維持這個家庭。父親傳下來的生意不能毀在他手上,必須有他扛起這一切,自然就疏忽對父親的照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有很多女人這一輩子,在婚姻生活中,都是忍氣吞聲的過日子,從未想過要換種活法。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夠鼓起勇氣,與不公平的生活做鬥爭。

也並不是所有女人,都有勇氣去堅持尋找自己的幸福,大部分女人在婚姻中只會默默地忍氣吞聲,儘量保持一家人的平和關係。

即使自己受點兒苦,吃點虧,也是沒有關係的,而朋友的母親都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在我們看來,她就是一個懦弱的女人,一個只知道忍氣吞聲受輕婆婆欺辱的女人。

可對於她來說,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許在她眼裡,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這個家庭的完整,守著她想守著的人,等待她想等待的人,守護她應該守護的責任。

或許在她眼裡,她看到的幸福和想要的幸福,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不能去指責別人,也不能要求別人和我們一樣的日子。

婆媳關係從來就不好通過外力去解決,能做的就是相互理解,平和,或者是保持某一種固定的關係,或者一種相處方式,只要處於其中的兩個當事人,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妥,而外人並不好多說什麼。

如果我們強行介入,只會平添當事人更多的不開心罷了,所以,我們又何苦在別人放平的心上去添堵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cbNQ20BJleJMoPMbP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