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單位沒有正常開工,社保會不會正常繳納呢?

2020-02-17     懂社保

疫情期間,很多工作單位可能都無法正常的開工。比方說一些生產類的企業,比方說一些疫情發展比較嚴重的地區,那麼很有可能都會導致你所在地區的工作單位,或者說工廠都無法正常的開工生產,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員工本身的一個效益,或者說經濟收入。


那麼其中很多員工最為關心的就是,個人社保的問題。那麼如果我們不能夠正常的工作,比方說在家休息的時間超過了15天,甚至是超過了30天以上,那麼我們的個人社保怎麼辦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我們個人擔心是很正常的,但是這樣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那麼作為工作單位來講,就需要無條件地去執行勞動合同的規定,那麼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給我們正常的繳納社保。


而且在交納社保的同時,還應該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也就是你們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來給我們發放生活費的待遇,當然這個最低工資標準是根據你們當地的政策來制定的,每個地區和每個地區多少有些偏差,大概相差500塊錢到1000塊錢左右,基本上就是在1500~2500之間這樣的一個水平。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是我們的最低工資標準當中包括了個人所扣除的社保待遇,比方說你的個人社保每個月從你的公司當中要扣除1000塊錢,那麼你的這1000塊錢的支出,就應該從你個人最低工資標準當中去支出。在扣除社保繳費以後那麼比方說你們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000塊,你的個人社保需要扣除1000塊錢,所以說你最終到手的實際的工資收入僅僅只有1000塊錢,因為這包括了社保的繳費。


我只是舉個例子,因為很多工作單位他不一定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發放,最低工資標準是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當然很多工作單位大家都清楚,這個疫情是非人力所能抗拒的,非員工本人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在發放工資待遇的時候他應該會酌情考慮,其實我相信絕大多數工作單位都不會按照最低標準來發放工資,而是按照基本工資待遇來發放工資。


因為我們的工資組成,大多數企業都會是基本工資加上績效工資這樣的兩種情形,那麼因為你沒有生產,沒有經濟效益,所以說績效工資這一塊可能都會取出,那麼只有一個基本工資,當然我相信基本工資的待遇也是會高於你所在地區的最低工資待遇的水平,所以說最終你拿到手的錢可能也會多一些,可能會有個兩三千塊錢,可能還會有更高的水平。是自己社保的問題,完全是不必要擔心自己的五險一金,各個方面的社保都會正常的按時參保。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ZhWVHABjYh_GJGV1n8g.html